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描写景物

(2019-08-24 18:05:02)

第三单元   指导  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学习描写景物物。

2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习描写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学习描写景物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多角度描写景物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

二:写作指导

法指导一:

【多选角度描绘立体图画】

自然景物有颜色、味道、质地、形状等各方面的特征而要把它展示出来给读者立体学习描写景物的感受就要善于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描绘。如在写景时很多人只习惯于描绘看到的事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

法指导二:

【善用修辞绘出景物的个性】

修辞好比语言的调色板在描绘景物时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能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

法指导三:

【寄寓深情增强景物的魅力】

写景不能呆学习描写景物板地对景物进行介绍说明,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并以此来感染和启迪读者。带着感情写作,就能给景物涂上一层鲜明的色彩,即使平凡的景物也会变得充学习描写景物满魅力。

法指导四:

【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生气】

自然万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学习描写景物学习描写景物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又要写出学习描写景物运动变化的动态美这样文章才不会呆板沉闷、缺乏生机。写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才会生动活泼。

三、例文引路 把握技巧

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诵读原文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画面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

【交流点拨】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交流点拨】远——近,上——下,静——动。

(3)这幅画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交流点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动静结合。

【交流点拨】美感、层次感、立体感。

 (4)作者观察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交流点拨】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5)这两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四、文题展示

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什么新发现。把这些角度和观察效果写下来,字数不限。

2.游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你也一定游览过不少山水名胜吧,请以你游览的山水名胜为题材写一篇游记。

作文题目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注意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审题关键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写景”,而且规定了观察点——窗,透过窗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2: 明确写作提示中的要点,观察的角度可以是窗户“画框”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的景色,还可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景色;

写作对象可以是物景,还可以是人景;可以是单纯地抒发对景色的喜爱,还可以是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3:文章性质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喜爱,还可以是大而广之讴歌祖国的日益变化……

 

挖掘立意绝招

  1.逐层分析、锁定立意。看到题目、提示后,在第一反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进,挖掘出更深层的立意。

  2.变换角度。“窗外”的景致,可以从事物的角度写,可以从自然界的角度写,还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写,从社会的角度写……

五、范文赏析

窗外

    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了一些牵牛花。(开门见山,直接点明爸爸在窗外种了一些牵牛花。)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已经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禁地趴窗凝望,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    

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从来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细小的、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写作素材

素材一

每日的夜晚,向着窗外望去,心中所期望的星星依然不见几颗,而包裹着星星的天空,亦不是纯粹的黑色。天空的边角,尽是城市散出的黄的,白的灯光,将天空染成混浊不堪的深紫色。只看那天空,亦不好看。

    现在的天空,白天不蓝,仿佛就被蒙上了一层肮脏的纱。当到了黑夜,又不是纯粹的黑,依然昏暗。仿佛是一个粗心的染匠染失败了的布。唉,何时才能回到原来的天空

呢? 

素材二

茫茫长空,一片蔚蓝。只有一片白云——仿佛是在轻轻飘浮,又似乎是在袅袅融散。微风敛迹,天气暖洋洋的……空气就像刚刚挤出、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奶一样新鲜!

    云雀在悠扬地歌唱,大脖子鸽子在咕咕叫唤,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来掠去,马儿在喷着响鼻,不停地嚼着草,狗儿一声不吠地站在那里,温顺地轻摇着尾巴。     

空气中弥漫着烟火味和青草味,其中还夹杂着一丝焦油味,一丝皮革味。大麻地里的大麻枝繁叶茂,郁郁青青,散发出一阵阵香烘烘、醉陶陶的气味。

                             ——屠格涅夫《乡村》

素材三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宗璞《秋韵》

 

板书设计

  学习描写景物

认真观察 调动感官 突出特征

多角度描写景物     选好角度 移步换景 全面描写

融情于景 表达感受 产生共鸣

动静结合 绘声绘色 形象表达

 

课后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杞人忧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