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英译中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却难译的英文单词,当然它们都能译成中文,不过译文要么翻译腔很重,要么失掉了原词想表达的部分意思。
Context
既表示说话写作中的“语境”、“上下文”,又表示做某件事情的大背景、特殊情境。
B说:要看语境。It depends on the context.
▌作“大背景”解释——比如,你对公司裁人很不满。
你的老板会说:The decision should be take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裁人的决定要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一起来看。
Justify
可以准确地翻译成“使……合理正当”,但是中文平时对话里永远不会这么说。
这个词常用于“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这个句子中,意译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逐字翻译就是“结果使方法合理正当了”。
比如某人想给慈善机构捐款,但他却偷富人的钱来捐助。你就可以问他:Does donating stolen money to charity justify the stealing itself?
Credit
做“信用”时很好翻译,信用卡就是credit card。但是做功劳、贡献的时候,好像中文没有对等的词。
看下面两个例子:
字面翻译成,“我给你研究功劳”,其实就是我在我要发表的东西上注明“XXX对此文的研究亦有帮助”。(这句话还是翻译腔很重)。
这句话字面翻译就是,他们多接待我们一晚上的住宿,应该要算他们额外功劳。意译就翻译成,我们要格外感谢他们。
Extra credit也可以是实体的东西,比如考试上的附加分,就是extra credit。
Subtle
这个词对应中文中很多词:细微的,委婉的,含蓄的,非字面的。
词与词之间细微的差别。(我觉得翻译成“细微”还不够准确,应该是“非字面的差别”,或者说“只可意会的差别”)
▌When it comes to giving criticism, sometimes it's best to take a subtle approach.
批评别人的时候最好委婉点。
他好像不明白我的“暗示”(与“直截了当”相对应)。
Nuance
可以直接翻译成细微差别,细微之处。把nuance放在这里是因为nuance在英文中比“细微差别”在中文中更常用。
▌He understands the nuances of
American culture.
Accessible
这个词来自于意思很多的动词access,所以这个形容词也涵盖了很多层字面义、比喻义,大体表示“可以到达、可以接触、可以懂”的意思。
▌The mall is accessible from the
highway.
从高速公路下来就可以到商场。(英文释义:can be reached by)
信息应该向所有人公开。(英文释义:available)
他写的文章比以前的好懂。(英文释义:easily understood)
▌You'll find that the teachers here
are quite accessible.
你会发现这儿的老师挺平易近人的。(英文释义:easy to speak with)
Vicarious
大概可以翻译成“间接感受的”,比如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玩得很开心,母亲就感受到了vicarious
joy,“间接的快乐”。
英文释义:experienced or felt by watching, hearing about, or reading about someone else rather than by doing something yourself.
Whimsical
大概是介于古怪、搞笑、善变之间的一个词。
例句:The streets in the village are whimsically named.
大概翻译成,这个村的街道名字是随便乱起的。(但是“随便乱起”有一种whimsical没有的贬义,whimsical更多是中性词,表示诙谐俏皮却古怪的意思,只可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