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块和田山料中的极品:羊油(附:和田玉的结构

(2011-05-25 23:47:26)
标签:

转载

http://s2/middle/55fd0901h92cc89601421&690

 

山料是原生矿料,而籽料是水冲料,料子的纯净度相对而言要好!但山料也有极品,比很多籽料都珍贵!



http://s6/middle/55fd0901h92cc899d3a75&690

 

这就是一块和田山料,而且绝对是一块极品,看看它油性十足的样子,简直就是一块羊油



http://s4/middle/55fd0901h92cc89e98783&690

 

一般讲,原石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极其难得的。

 

 

    其实,熟悉和田玉的人都知道,只有籽料才有一种次生色。在玉龙喀什河干涸的河床里扔一块磁铁,就能吸附起来很多的铁粉。和田周边本身就是一个大铁盆,含铁量很丰富,和田玉在流水的作用下,在玉质较松,有裂纹往往会被金属阳离子所沁入,形成了所谓的皮色。为此,我请教了有关专家,在此附一篇我的学习贴:《和田玉的结构及皮色研究



http://s4/middle/55fd0901h92cc8a35b553&690

 

这是典型的洒金皮,属于和田玉皮色中比较名贵的一种



http://s11/middle/55fd0901h92cc8a72d5ba&690

 

       这是一块典型的墨玉,它是由于碳元素的沁入所造成的,和皮色不同的是,墨玉的黑色属于沁色,渗入内部并均匀分布。皮色则是在表面,沁入往往在几个毫米左右。



http://s4/middle/55fd0901h92cc8abf2163&690

 

       这是一组和田籽玉,我们一般叫它们为“光白籽”。表面光滑无皮(或者很少的皮),白度一级,无明显瑕疵,外形圆润的原籽被称为光白籽,属于比较开门的东东,品质(特别是百度)在和田玉里数一数二,羊脂白玉也都出于此类中,块度较大会非常值钱。



http://s8/middle/55fd0901h92cc8afc1e47&690

 

绺:一般认为是愈合后的裂,一般在玉质内部,属于和田玉瑕疵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不会继续扩大、恶化



http://s14/middle/55fd0901h92cc8b3934fd&690

 

       裂:从字面上理解,即能够明白这有多糟糕了,它是一种属于物理的损伤,表面的裂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保护不当,裂纹会有纵深发展的可能。



http://s14/middle/55fd0901h92cc8b85738d&690

 

       毛孔:籽料的特征之一,和田玉在水流冲击下,表面形成局部渗透压,玉质略松的地方则会发生小面积的崩裂,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类似人体毛孔的表面特征。



http://s8/middle/55fd0901h92cc8bb34047&690

 

水线:水线是和田玉中的常见瑕疵之一,为透明的浅色条带



http://s16/middle/55fd0901h92cc8bf03ecf&690

 

棉点:玉质内白色的结晶体,多为针状或者花片状,是和田玉的主要瑕疵之一(图中的白色点状物就是棉点)



http://s5/middle/55fd0901h92cc8c2d5824&690

 

这里,让我们认识一下和田玉的皮色。这张图片就是典型的虎皮



http://s3/middle/55fd0901h92cc8c5b1722&690

 

洒金皮



http://s9/middle/55fd0901h92cc8c980d58&690

 

秋梨皮



http://s8/middle/55fd0901h92cc8cc5da47&690

 

枣红皮



http://s12/middle/55fd0901h92cc8d2167ab&690

 

黄口料:产状为山料,本身为嫩黄质地,发绿,国标鉴定为黄玉,但圈子内并不认可



http://s16/middle/55fd0901h92cc8d4f48df&690

 

黄沁料:也就是最贴近黄玉的,不是专家,一般很难区别黄沁料和黄玉



http://s6/middle/55fd0901h92cc8d8c4395&690

    这里,让我们再说说墨玉:墨玉是和田玉五大基本玉色之一,主要为碳的沁入,全墨的料价格惊人,一般讲墨玉可以根据其墨色分布的均匀情况,分为点墨、片墨等类型,也可以称为青花(非全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