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周瑜英年早逝告诉我们:没有健康的身体可不行!

(2017-07-19 07:21:04)
标签:

周瑜

三国演义

文化

分类: 评弹三国

  三国周瑜英年早逝告诉我们:没有健康的身体可不行!

                                   姜卫华/文

周瑜是汉末著名的军事家。他才华横溢,是汉末争霸时期众多将领中的佼佼者。

http://p3.pstatp.com/large/2ed1000203197577ab30

周瑜

周瑜,庐江人氏,字公瑾。他少年时期结识了孙策,两人结为好友。后周瑜投奔袁术,想干一番事业。可袁术是个庸才,根本不懂得识人用人。无奈之际,正好孙策带了几千兵马回江东路遇周瑜,两人难舍难分,一拍即合,周瑜跟随了孙策老板,真正当上了高管,开始了其建功立业的戎马生涯。

孙策作战很勇猛,在周瑜的帮助下,经过几次战斗,扫平了江南的一些地方势力,孙氏集团开始繁荣昌盛,成为一方诸侯。可惜的是,孙策英年早逝,临死前,让其弟弟孙权继承他的事业,并要周瑜辅佐孙权。周瑜含泪答应了,其实,心里郁闷的,好不容易找到知音,就这样匆匆离去。

http://p9.pstatp.com/large/2ec10003a78cb3d317d0

周瑜

孙权当老板时,因为年轻,集团内部对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此时,身为江东三军都督的周瑜,穿着整齐的将军服,以大礼参拜孙权,态度极为恭敬。群臣见周瑜如此毕恭毕敬,以后便没有人敢再非议孙权了。呵呵,这一招就叫以其之威,伏其他人。周瑜一方面积极培训员工,另一方面向孙权提出了问鼎中原的合理化建议,并推荐社会上的鲁肃、诸葛瑾等有才华的人来辅助孙权,共同参与集团管理。江东集团一时出现人才济济、兵广将足的良好局面。

公元208年冬,曹操率领几十万大军南下,击溃刘备,陈兵长江北岸,直逼江东。群臣大都劝孙权投降曹操。正在孙权犹豫时,周瑜星夜赶到柴桑,面见孙权。在第二天的办公会上,主和派提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不可与曹操对战,最好进行和谈。周瑜听了,厉言反驳道:“曹操虽名为汉相,其实是个欺凌天子的汉贼,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而孙将军以神武雄才,又承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拥有数千里的疆土,军队精良,良秣充裕,目前正应一显身手,为朝廷除去奸党才对。英雄无不乐于在此创造一番事业,为何表现出如此软弱的姿态?如今曹操前来送死,为何还要去迎接他呢?”厉害呀,两句诘问,有道理。主和派怎么去反对?统一了思想,集团就有了行动的方向。统一了认识,步调一致就形成了合力。因此,政治思想工作是行动的法宝。

周瑜接着进一步分析,指出曹军的四大弱点:第一、北方内部不安定,曹军有后顾之忧;第二、天气已冷,曹军的粮草势必不足;第三、北方的士兵来到南方,水土不服,战斗力势必减弱;第四、北方的士兵大多是“旱鸭子”,不善于水战。最后,周瑜总结说:“将军,您想捉曹操,最好就在今天决定。”孙权听了分析,非常高兴,当即把破曹的全部军队交给周瑜统一指挥。要想说服人,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周瑜的演讲口才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http://p9.pstatp.com/large/2ecc0003a8738f060b48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11月,周瑜用计命黄盖诈降曹操,巧用火攻,一举火烧了曹军的大营。曹操狼狈逃走,赤壁大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终。决策英明是成功的关键,强强联合是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保障。

赤壁之战后,周瑜率军攻取南荆州。在与曹仁军队的作战中,周瑜的右肋中箭受伤。但他为鼓舞士气,令人用木棒支撑身体,使自己能坐镇于大本营指挥作战。周瑜的伤势一直未愈,加上战事频繁,无法静养,病情渐渐恶化。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可惜,周瑜因缺乏健康意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对于周瑜的才干,刘备、曹操、孙权都非常清楚。刘备曾私下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刘备对孙权叹息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操则有意贬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的将士们染病,于是,我自己烧船退却,没想到,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

http://p3.pstatp.com/large/2eca00021b63dbb58651

三国周瑜

不过,不论别人怎样议论,孙权心中自有一杆秤。周瑜去世,他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看看,只要是优秀的人才,当老板的谁不喜欢?

高管周瑜英年早逝告诉我们: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一句话: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推荐阅读:关羽为何头枕洛阳身卧当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