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坡肉因何而得名?制作东坡肉有何诀窍?

(2017-04-20 19:20:19)
标签:

苏轼

东坡肉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东坡肉因何而得名?制作东坡肉有何诀窍?

                              文丨姜卫华

苏轼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还是个地道的美食家,尤其擅长烹饪东坡肉。

http://p1.pstatp.com/large/1af400004f15bcf3a887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公元1077年4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8月21日,黄河在潭州曹村决口,洪水围困了徐州。苏轼率领军民抗洪筑堤保城。经过7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百姓为感谢苏轼,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吃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赞不绝口。“回赠肉”从此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为徐州传统名菜。

http://p3.pstatp.com/large/19ff0005fc1ce46c93ff

公元1080年2月1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东坡的旧营地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制作红烧肉并写下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在徐州、黄州制作的红烧肉,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的红烧肉,是苏轼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公元1089年1月3日,苏轼又来到阔别15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溢,大片庄稼被淹。苏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百姓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又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http://p3.pstatp.com/large/19fc000605d9dab9153e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激苏轼为民办实事,听说他在徐州及黄州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许多百姓上门送猪肉。苏轼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叫家人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煮熟后,大家吃了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因此而得名。推荐阅读: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真实的高俅人品究竟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