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竞生《性史》文化 |
分类: 精彩推荐 |
有人称张竞生是中国人口学和性学领域的拓荒者,他倡导的节制生育建议要比马寅初早好多年,而高举性解放的大旗,更是大张旗鼓毫不忌讳。
鲁迅曾在杂感中写道:“至于张竞生的伟论,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许这样说的。但事实怕很难……张竞生的主张要实现,大约当在二十五世纪。”如今,张竞生的一些主张已经在中国变成了现实。
张竞生又名张公室,因信服达尔文物竞天择理论,改名竞生。1888年出生于广东饶平,曾留学法国,获哲学博士,是中国最早研究性科学的学者之一。
张竞生在北大讲授西方现代爱情、生育、性育及相关社会学说,颇受胡适、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化人物赞赏。张竞生称之为“美的学说”,《美的人生观》出版后,周作人在文章中称赞作者极有“天才”。
张竞生在北大组织过“审美学社”,提倡美育;随后又组织“性育社”,提倡性教育。他在《晨报》副刊发表文章,提出“爱情的四项定则”:一、爱情是有条件的;二、爱情是可比较的;三、爱情是可以变迁的;四、夫妻为朋友之一种。这“四项定则”在当时引起了一场关于性爱的大讨论,可谓焦点话题。参与者人数众多,其中包括鲁迅、许广平等人。
1922年,张竞生担任北京大学风俗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认为性以及与性有关的风俗等也在应该研究之列,他通过北京的报纸刊登广告,征集300多篇相关文章。他选择其中的7篇,于1926年5月以性育社的名义出版了《性史》第一集。据他自己说,他之所以出版《性史》,乃是为了在中国开展性知识教育与性科学研究。然而,在那个年代,张竞生出版了《性史》一书,引起的骚动可想而知。
《性史》出版后仅四个月,因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致函天津警察厅,称南开附近书店出售《性史》等书,“诲淫之书,以此为最,青年阅之,为害之烈,不啻洪水猛兽。”于是,天津警察厅下令将《性史》等书列为禁书,全部没收。
越是禁书,就越是有人想看。当时的年轻人,一看便爱不释手,中老年人一边看一边骂,愈骂愈看,看完还在骂,骂完还要看。
虽然,张竞生所编《性史》只出版了第一集,上海等地一些不法书商发现《性史》第一集非常畅销,先是大量翻印,接着又盗用张竞生之名,连续出版《性史》续集,据说达十集之多。
张竞生因《性史》发行引来一片质骂声,阿英、潘光旦等著名作家、学者纷纷著文抨击张竞生,《性史》几乎成了色情作品的代名词。人们视之如色鬼,骂名满天下,因此,他被戴上“性博士”的帽子。
其实,张竞生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真正的博士,私生活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放荡不羁。但骂名一起,申辩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不过,他在饮食方面,倒有点怪癖:他每日三餐,饭、肉、青菜、豆腐、鱼、调料等,各种主辅料,都用秤称好,分毫不差,饮食可谓如配药。因此,人们开玩笑说:“张竞生主张吃饭如吃药。”
张竞生曾主张科学地节制生育,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1970年,张竞生突发脑溢血,翌日去世,终年82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