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卫华1
姜卫华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38
  • 关注人气:3,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我宁愿饿死,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2017-03-25 13:35:27)
标签: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陶渊明:我宁愿饿死,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丨姜卫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溢靖节。冬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http://p3.pstatp.com/large/1926000355f6b6d59a67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重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封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

陶渊明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能马上动身。不料他的属下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http://p3.pstatp.com/large/19ef00035afbe65df838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愿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粗鄙的人折腰。”于是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陶渊明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困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他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对死亡看得是那样平淡自然,不久之后去世,一代文豪从此陨落。

http://p9.pstatp.com/large/19ee0004f4ac038e9023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说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陶渊明托物言志,寄予自己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描写方法高度纯化、美化之,从而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推荐阅读:袭人偷食禁果之后为何成了出气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