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拖’字,司马懿笑了,诸葛亮倒了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文化 |
分类: 评弹三国 |
http://p3.pstatp.com/large/16c6000235caa440f537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诸葛亮喜欢和老司马开玩笑,《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结果:司马懿跑了,诸葛亮笑了。
老司马心里也很郁闷,你罗贯中老先生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把我司马懿说成胆怯到扭头就跑,我岂不成了愚蠢之人了?你老罗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
诸葛亮何许人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他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也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历来以忠义、智慧的形象在百姓心中位置如神。
http://p9.pstatp.com/large/16c70001260762604786
司马懿,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两次率大军成功地对抗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你诸葛亮上演《空城计》,让我司马懿狼狈不堪,搞得我很没面子,给世人留下了笑料,被人们误认为你诸葛亮比我司马懿本事好。嘿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也要让你尝一尝“慢三步”的滋味,体会一下我司马懿的“真功夫”。
首先,司马懿以精兵紧紧咬住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守住要塞关口,使蜀军不能东进。抓住诸葛亮用兵谨慎、不敢冒险的短板,采用拖延战术,将诸葛亮整得叫苦连天,最终,因粮草补给困难,只能不战而退。
其次,司马懿靠装腔作势来保持部队旺盛的士气。在与诸葛亮对峙最关键的时刻,诸葛亮给司马懿送来了女人的衣服,借此羞辱他,司马懿想:你用这阴招对付我,太小儿科了吧?显得无所谓,淡定得很。同时,他表面上又假装烦躁不安,迫不及待要去和诸葛亮较量一下,以保持部队高昂的士气。司马懿和辛毗两人故意演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诸葛亮再次挑战,司马懿要出兵,辛毗就杖节立于军门,阻止司马懿出兵。将士们见领导身先士卒,纷纷点赞!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说,司马懿本无战心,所以,才向天子请战,这是给众将一个交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哪有千里请战的道理?诸葛亮的一番话,现在分析起来有一股透心凉的味道。
http://p1.pstatp.com/large/16ca0007ea05532dea2e
再次,司马懿坚守不战,下属一再请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就装生病,史书有明确记载的,不下于三次。老司马够狡猾的,表面文章做得好,诸葛亮还真拿他没办法。
后来,司马懿见了诸葛亮的使者,只字不提两国交兵之事,只询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以及日常处理事务情况。看起来好像挺关心老朋友的身体健康,其实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使者说:“丞相早起晚睡,吃的少,凡是处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因此,更加坚定“拖”字诀,现在你诸葛亮想快刀斩乱麻,我就拖死你,让你尝尝煎熬的滋味。轻音乐放起来,慢三步舞起来,你弹琴,我跳舞,各玩各的,看谁能笑到最后?想到这里,司马懿忍不住哈哈大笑。
诸葛亮的蜀汉军队远离后方,粮草难以补给。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采用“慢三步”战术,避开正面交锋,使诸葛亮难以速战速决,北伐往往因粮草不继,而被迫无功而返。最后,诸葛亮倒了,司马懿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