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家网】林黛玉进贾府花了多少字?

(2014-05-27 07:57:02)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写林黛玉进贾府为何花了七千多字

                                   /姜卫华

 

          文学创作以少显多,是少与多的辩证艺术在创作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以鸟鸣春,以虫鸣秋,以一斑窥全豹,以一目传精神,以一瞬显一生,都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例证。

  我国戏曲艺术有着高度虚拟的特征。抬一脚便是登山,闭一眼就是一夜,三五步走遍天下,但却能取信于观众。这是因为少与多是互相依存的,少是多的基础,多是少的目标。多只有浓缩在少中,才能集中、突出,具有典型性。

  当然,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提倡少,应从作品的内容与表达主旨的需要出发,需要多时,可以用墨如泼,需要少时,则要惜墨如金。【中国作家网】林黛玉进贾府花了多少字?

  《红楼梦》写林黛玉进贾府花了七千多字,写薛宝钗一家进贾府只用了几百字,这正是出于详林略薛的需要。多,有时看起来是重复,实则却是丰富而厚重的表现。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ěi)彝,一边是玻璃(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fú)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林黛玉进贾府》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描写贾府宏伟的外观、巧夺天工的布局,富丽堂皇的陈设,以及皇帝御书的“荣禧堂”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让人觉得豪门贵族的气派,的确与众不同。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对林黛玉的描写,用“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来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刻画了林黛玉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的复杂心里。

  凤姐一出场,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一切都依着贾母的心思行事,她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地位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三分。不知不觉中,道出林黛玉的美丽及来贾府的原因。

  《红楼梦》中有三进荣国府,《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中有三顾茅庐,如果把它浓缩成一进一打一顾,岂不是太煞风景?

  少与多要服从于作品的总体构思,服从于人物塑造的整体要求。这样才能使少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多既是必要的,又是丰富的,既不琐碎,又不累赘。从而取得以少胜多,以多见厚的文学效果。【姜卫华邮箱:jwh1166@163.com

【中国作家网】林黛玉进贾府花了多少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