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试探刘备掩饰害怕到极点(图)

(2012-12-06 10:08:24)
标签:

三国演义

煮酒论英雄

艺术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曹操试探刘备掩饰害怕到极点(图)

               

                姜卫华/

作品的张与弛,指节奏的紧张与迟缓、矛盾运动的相对激烈和相对舒缓状态。古人所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弛,君子弗能也。弛而不张,君子弗为也,就是对这种辩证艺术的精辟论述。曹操试探刘备掩饰害怕到极点(图)

  作品张弛结合、松紧适度,将紧锣密鼓与丝竹之声巧妙融合,组成和谐的旋律,有助于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否则,以惊雷急雨、剑拔弩张,不能使人怡情;一味细吹慢打,轻拢慢捻,又很难使人振奋。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一段,较好地运用了张与弛的辩证艺术手法。曹操有一段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佳话。酒至半酣,二人遥看天上变幻的风云,好像神话中传说的龙一样奇妙。曹操感叹地说:“龙这种东西,好比世上的英雄。使君啊,你来说说看,当今世上,有谁能够称得上英雄?”

  刘备问:“袁术拥有淮南,兵广粮足,算得上英雄吗?”曹操摇了摇头。

  刘备又问:“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策,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他们算得上英雄吗?”曹操不停地摇头。

  刘备又问:“袁术的堂兄袁绍,虎踞河北,麾下人才济济,应该算得上一个英雄吧?”

  曹操说:“袁绍看上去厉害,其实胆子很小。虽然他有很多聪明的谋士,可他自己却欠缺一个领导人应有的决断能力。像他这种人啊,干起大事来总是不愿意付出,见到一点小利益却又不顾危险,不算是什么真英雄。”

  那么,究竟谁能够称得上当世英雄呢?曹操用手指向刘备,然后又指指自己,说了一句令人莫名惊诧的话,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当初刘备在曹操麾下暗中聚义,欲谋曹操,而表面上用种菜掩盖他的宏志。这天曹操邀他喝酒,刘备内心很紧张,不知曹操用意何在。酒席宴上,曹操让他说说谁是当世的英雄,刘备一连列举了一长串够得上英雄的人的姓名,但都被曹操一一否定了。矛盾由发端到激化不不紧张、激烈,有关这一段的文字描写也写得很紧迫,节奏很快,让人喘不过起来。之后,曹操指出,如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时,矛盾激烈到了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刘备内心紧张也到了极点,以为被曹操识破了真相,吓得把匙箸都掉在地上。至此,文字节奏犹如阵阵迅雷,读者的心都被悬到嗓子眼上了。而作者笔锋却陡地一转,去写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此时也巧借雷声掩饰过去。矛盾的发展在高潮处峰回路转,趋向平缓,读者这才松了一口气,将一直紧悬着的心思放松下来。在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激烈与舒缓,节奏的急迫与张弛,读者心里的紧张与放松,形成鲜明的张弛对比。在对比中将人物性格、见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节奏的张弛,不但要依客观事物的曲折变化及矛盾冲突的激烈与舒缓而变,而且还要注意运笔的疏密、繁简以及感情氛围的浓淡强弱。这样才能造成一种张弛多变的节奏美。

  张与弛对立统一的有机结合,是优秀作品在艺术节奏方面的重要特征。文章讲究张弛变化和互相穿插,既避免一味紧张,也避免一味舒缓。即使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文章中,往往也需要在紧张之处故意插入闲笔,或作艺术空白,以达到文章的变化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