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船借箭的计谋本是孙权想出来的

(2012-08-24 08:53:49)
标签:

孙权

东吴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草船借箭的计谋本是孙权想出来的

 

 

 姜卫华/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在推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说,孙权的母亲吴氏夜晚梦见红日东升,黄龙入体,不久就生下了孙权。

孙权是有作为的好青年,他好侠,义声远播,善养士,人才济济。孙权继承基业之后,把父亲、哥哥的旧部下及好朋友都团结在一起,短时间内就赢得了大家的支持,使江东名士张昭、周瑜、鲁肃、程普、太史慈等对他“委心而服事焉”,因此,很快就稳定了东吴的局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了诸葛亮“草船借箭”,其实,这是作者为诸葛亮锦上添花而已,历史上真正“借箭”的是孙权。“借箭”的时间是赤壁之战四年之后。曹操为了报仇而率军南下,进攻濡须口。一天,孙权亲自乘坐战船,深入曹营,到前方视察。曹操下令弓箭手射箭,一时万箭齐发,矢下如雨。不一会儿,孙权的舰船上便射满了箭。因受箭的一面偏重,船体渐渐倾斜,眼看就要翻覆,孙权急忙下令把舰船调转身来,用另一面受箭。等到舰船的两面被射上差不多数量的箭后,船体又恢复了平衡,孙权满载而归。由此看来,孙权的“借箭”,完全是在紧急情况之下,采取的一种急中生智的应变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自保。但这种客观的“借箭”效果,正好反映了孙权卓越的军事才干和临危不惧的指挥能力。

219年,孙权夺取了荆州,袭杀了蜀国大将关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229年,孙权见缝插针,趁外交关系不错的时候称帝,改元黄龙。

东吴在孙权统治时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综合实力,成为三国时期延续时间最长、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实力派首脑曹操也曾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