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吕尚姜太公姬昌《封神演义》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 |
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东海(今山东日照市)人。吕尚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
姜太公是朝代交替时期的一个关键人物。吕尚的祖先在舜时当过一方的部落酋长。曾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姓。夏以后,吕姓子孙繁衍分化,吕尚家已很贫穷了。吕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负的人。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了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吕尚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他的远大抱负仍然未能实现。
对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业,不仅诗词歌颂,而且经史文论,多有盛赞。建立了齐国之后, 吕尚推行的根本方针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大也”的思想。吕尚通过自己长期生活在民众中的亲生经历,不断观察,精心研究,对于民为贵、民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树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识,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国冶国之中,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收服民心,使万民归心。对如何安定天下,吕尚指出: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民众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业。
吕尚少壮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典型。孔子将吕尚同许由相比:“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历代典籍对太公历史地位的公认,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对姜太公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能的价值,还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人们因为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情感,编造出很多神话故事来歌颂他。到了明代,许仲琳便以神化的手法,编著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最高首长,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人们驱邪扶正的偶像。他堪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能冠军,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太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姜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