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太公奇特钓鱼法是不是炒作?

(2012-07-11 09:32:53)
标签:

吕尚

姜太公

姬昌

《封神演义》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姜太公奇特钓鱼法是不是炒作?

 

    姜卫华/

              

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东海(今山东日照市)人。吕尚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

姜太公是朝代交替时期的一个关键人物。吕尚的祖先在舜时当过一方的部落酋长。曾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姓。夏以后,吕姓子孙繁衍分化,吕尚家已很贫穷了。吕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负的人。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了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吕尚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他的远大抱负仍然未能实现。姜太公奇特钓鱼法是不是炒作?


   
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于是,姜太公钓鱼引出了一段佳话——愿者上钩的典故也由此而来。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吕尚做了文王的谋士,官封太师。周武王在吕尚的辅佐下灭商,为了有效地统治幅员辽阔的疆土,采取“封建亲戚,以屏藩周”的政策。吕尚治理齐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临海的自然条件开发鱼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周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对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业,不仅诗词歌颂,而且经史文论,多有盛赞。建立了齐国之后, 吕尚推行的根本方针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大也”的思想。吕尚通过自己长期生活在民众中的亲生经历,不断观察,精心研究,对于民为贵、民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树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识,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国冶国之中,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收服民心,使万民归心。对如何安定天下,吕尚指出: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民众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业。

吕尚少壮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典型。孔子将吕尚同许由相比:“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历代典籍对太公历史地位的公认,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对姜太公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能的价值,还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人们因为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情感,编造出很多神话故事来歌颂他。到了明代,许仲琳便以神化的手法,编著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最高首长,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人们驱邪扶正的偶像。他堪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能冠军,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太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姜卫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