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为何能获得满分

标签:
契诃夫湖南心灵的选择红楼梦教育 |
分类: 新闻视点 |
文学创作总是以部分显示整体,以特殊显示一般。优秀的文学家善于以一当十,以约求丰,以自己所捕捉的小,来展示自己所企图表现的大,以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少,来揭示大家所共同的多,用典型的个别来表示一般,用特殊的个性来说明一般的共性。
材料的选取不一定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拿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湖南考生的作文《选择——让生命发光》来说,该文章就用了以少胜多的写作方法,作文获得了满分,文章用一个典型的事例打动了阅卷老师,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文中是这样叙述的:“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机动电梯的索链突然断了,而几十米高的楼层间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工人,在电梯载板坠落的一刹那,两名工人不约而同地死死抱紧了同一根长竿。由于长竿无法承负两个人的重量,便开始倾斜,眼看就要折断了。女人对男人说:‘我还有两个孩子,我死了,他们怎么办?’说着,一行热泪便流了下来。男人听了,只说了一句:‘好好照顾你的孩子!’便义无反顾地松开双手纵身跳了下去。”作者没有再引述其它事例,只围绕这一件抒情议论,让人感受到人性中因善良而发出的温暖光芒。
我国戏曲艺术有着高度虚拟的特征。抬一脚便是登山,闭一眼就是一夜,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但却能取信于观众。说明以少示多是能被读者,以及观众接受的一条艺术辩证法。
当然,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提倡少,应从作品的内容与表达主旨的需要出发,需要多时,可以用墨如泼。《红楼梦》写林黛玉一人进贾府花了一万多字,写薛宝钗一家进贾府只用了几百字,这正是出于详林略薛的需要。此外,如《红楼梦》中有三进荣国府,《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中有三顾茅庐,如果把它浓缩成一进一打一顾,岂不是太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