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作品中商人与贼的混血儿何其多?

(2011-12-09 09:31:15)
标签:

朱光潜

丰满

文品

《文心雕龙》

杂谈

分类: 新闻视点

 文学作品中商人与贼的混血儿何其多?

 

  姜卫华/

 

说到文品与人品的关系,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所描写的那个大人国,是很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的:在这个国度里,人人脚下都有一团云,那云的颜色全由心生如果胸襟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倘或满腔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云由足生,色随心变,丝毫不能勉强。有一位大官,曾经做过亏心事,所以脚下自然生就一团黑云。他怕当众出丑,外出时候便用色彩鲜艳的绫缎将云遮盖起来,然而欲盖弥彰,人们一看就知道他是伪装的,从而心里对他更加腻味。

  文如其人。文学艺术作品就是文艺家脚下全由心生色随心变的云彩。人品必然影响文品,这是一点也含糊不得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得很明白: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即强调作家品行修养与其作品之间必须做到文质兼备,文行统一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古今中外许多文艺家都十分重视人品的的修养。柳宗元在《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中提出:为文以行为本。《原诗》认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英国诗人弥尔顿说:我坚决相信一个人要想成功地写出好诗来,自己就必须是一首真正的诗。席勒也说:一个诗人的人格如果不比他的诗伟大,他的诗必将为人们所不齿。

文人为文,讲究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天祥不为高官厚禄所诱,甘愿戮头殉国,印证的是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信念;范仲淹俭约自处,清贫自甘,所得俸禄接济冻馁寒士,应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美德。如此道德文章俱佳,堪称双佳文人

  文摘报刊的增多,造就了一大批文摘专业户。这些人靠一把剪刀,剪遍天下报刊,收入十分可观。文章倒爷应运而生。所谓文章倒爷,就是那些专门倒腾文章的人。靠文章发财,靠文章成名。这些文章倒爷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类:一是遵纪守法的文摘专业户,二是能写能摘能编能造的多面手,三是是抄袭为主的文章大盗。

  鲁迅在《辨文人无行》道:他们不过是在文人这一面旗子的掩护之下,建立着害人肥己事业的一群商人与贼的混血儿而已。在众多的文章倒爷里,有些人的手法相当高明,他们看到甲地的报刊有好新闻,就以原文作者的姓名抄写寄往乙地的报刊,但联系人却变成了他自己。名字还是原文作者,稿费却变成了文章倒爷的。今年以来,笔者就在五家报刊杂志上看到本人的博客文章,但我从未向该报投稿,当然也没有收到该报的稿费。我猜想,很可能是哪位文章倒爷把我发在新浪博客(论坛)博文抄了去投稿了。我扬了名,他得了实惠,也罢。

  当然,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文如其人也是相对的。中外文学史上都出现过人品与文品不一致的现象。这也用不着大惊小怪。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一个人品不高的人可能写出一些文品较高的东西。一个人品很高的人也可能写出一些文品不高的东西,人品的复杂性,影响了文品的复杂性。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自然,文学家终究还是言行一致,文品与人品都高为好。因为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从来是离不开对作者人品的考察的,一旦发现人品与文品的分离或相悖,难免不顿失敬意。

  朱光潜先生说得好:人生就是一篇大文章,要写好笔墨文章,首先要做好人生这篇大文章。因为艺术创造是最严肃又豁达、最真挚而又最富有情趣的,所以文艺家必须始终坚持人生的严肃主义及与严肃互为表里的豁达、真诚与本色、人生的情趣化。

博客文章同样如此,为了所谓的博文点击量,有的博主干脆专写下半身,赤裸裸张扬性爱之类的东西。这样的文字,作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他们信奉的是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孟子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用在这类文人身上,真是入木三分!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为文,莫因名利散失自己的灵魂,莫因铜臭遮蔽自己的眼睛。一切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文化人,都应切记。

在历史的洪流中,文品与人品是应当两各丰满、相得益彰的。只有这样,酝酿出来的文字才有真正意义,才会脍炙人口。愿我们每个有志于文学事业的朋友们都写好人生这篇大文章!正如鲁迅所言:要写革命的文学,首先是一个革命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