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白描就是简洁

标签:
鲁迅白描豆腐西施文化 |
分类: 文学漫谈 |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法之一。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多用于人物和花卉画。我们说的白描则是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以为白描最好描,那是一种误解。按我国现代白描大师鲁迅的说法,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诚实,才能有真意;淳朴,才能去粉饰;成熟,才能少做作;严肃,才能勿卖弄。白描,对于作者来说怎么会是最好描呢?
白描的主要特征是简洁。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现代作家老舍、赵树理、孙犁,都是白描的高手。他们总是要言不繁,几笔能勾画出一个人物,可谓真功夫!鲁迅笔下的人物,且不说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了,即便“豆腐西施”杨二嫂、康大叔,红眼睛阿义等不起眼的配角,只寥寥一勾,情态跃然纸上。
白描的佳品,标志着作家的成熟。没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极深的文学功底,很难有所造诣。
鲁迅《故乡》里的杨二嫂,昔日,“擦着白粉”的“豆腐西施”,今日却“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段文字曾被评论家反复引述,堪称肖像白描的范例。比较起来,我们的作者写到人物肖像总是离不开“瓜子脸”、“樱桃嘴”、“丹凤眼”或者“眼如铜铃”“天庭饱满”之类陈词滥调,看起来很简要,却并不传神。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新颖独特的构思,无论你怎么描也是不行的。
当然白描只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法,并不是唯一的艺术手法。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写速写,也可以画油画;在文学创作中,可以用淡写白描,也可以用浓笔重抹。海明威特别吝惜文字,抒情状物,惜墨如金,简练到了电报文体的程度,托尔斯泰的作品丽词雅义,色彩斑斓,不同的手法并不妨碍他们同样成为璀璨夺目的大文豪。
写作中的白描就是简洁。白描见功力,重抹显丽雅。功到自然成!
![]() |
|
[悦读] 文学漫谈:写作中的白描就是简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