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おしえて!科学する麻雀】译文—第四章(弃和的技术)

分类: 《おしえて!科学する麻雀》 |
第四章:胜率的最大决定因素 弃和的技术
最重要的技术——弃和
麻将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弃和。弃和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体现技术差距的东西。
麻将其实就是尽可能的得点,同时尽可能的防止失点的游戏。虽这么说,但是大半的牌局中我们都不能增加得点。因为对手有3个人,自己每局都和牌是不可能的。从结果上来看,麻将的所有对局中有将近一半的对局都是在弃和。
因此,在不能够有效得点的情况下,降低眼前的风险是很重要的。然而很多人都对降低失点并不抱什么热情。
弃和,就是要不惜拆掉已经做好的手牌的行为。由于不在乎得点,所以也就不用向前推进手牌。因此也就没有和牌时的爽快感。但是,大量数据的统计表明,弃和的技术是否高超占据了麻将实力的相当一部分。
在这里所说的弃和,和完全弃和是一样的。指的是在有人立直的状态下,或者感觉有人听牌的时候不惜拆掉自己的手牌来避免放铳的行为。一边切掉比较安全的牌,一边向着和牌前进的“兜牌”并不包含在弃和之中。
有人立直的情况下,有的人以“自己弃和被自摸的话,估计保不住TOP”为理由而在距离听牌还很远的状态下去进攻,这是错误的。平均下来看,实际上降低立直者收入的最好的策略就是3人都弃和。如果一个人觉得“被自摸了就糟糕了”而去无谋地进攻,只会增加立直者的和牌率以及降低剩下3人获得TOP的几率而已。
“什么时候应该弃和”已经在上一章讲过了。那么在这一章就要讲“如何弃和”。这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有关麻将的书中没有明确谈及的内容。
------------------------------------------------------------------------------------
不要去读牌
弃和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要去读牌。从对手的舍牌中是不能读准牌的。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读不出牌是因为自己的技术不够。实际上并不是技术不够,而是就算技术再怎么好也是读不准牌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读牌读不到一定的精度)。所以说什么一下子从对手的舍牌就知道对手听什么只有在漫画或者幻想的世界中才会出现。
当然,有关对手所听牌的情报我们还是能够获得许多的。点数状况以及切牌顺序等判断材料还是可以例举几个出来的。比如对手是裸单骑听牌,如果他听字牌就能够达到跳满,听
除了以上这种极端例子之外,读牌是很难能够独当一面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法验证我们的读牌到底有多准,能留下印象的往往只是我们读准了的时候。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还在把读牌当做是一种“技术”来写,但却又不是值得称得上是技术的内容。在许多特别的场合,人们常说“……是……所以很危险”、“……是ONE CHANCE所以比较安全”或者“考虑到对手的舍牌顺序……”读牌实际上是没什么体系的东西。
所以说我将选出一部分特定的例子进行检讨,正是因为他们的错误,我们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总结:
麻将中最能体现出差距的就是弃和
麻将是有一半时间都在弃和的游戏
从舍牌是不能准确读出所听牌的
------------------------------------------------------------------------------------
牌的危险度
那么,既然我们不能读牌,那么我们要怎么来弃和呢?实际上非常简单。虽然我们不知道对手所听的牌,但是找到安全牌却并不是那么的难。
最容易找到的安全牌就是现物、对手在下一次手切之前所通过的牌或者筋、字牌等从“牌的组合上相对安全的牌”。
图1是根据实际考察所得出的弃和时牌的危险度图表。这个图表是面对立直所做成的表,面对副露等牌组合上的安全度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考虑。
把这个图表的顺序牢牢记入脑中是学习弃和的第一步。详细的数据可以不用记忆。重要的是各种牌的顺序。这个表示了各种牌危险度的表一定要反复的去记忆。
记住了顺序,下次你就可以在手牌找出危险度最低的牌。以后就需要开始观察3家的舍牌从而找出安全牌的训练了。
像这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立直,从危险度最低的牌开始切就可以了。这就是弃和技术的核心。
还有一点,实战中面对对手的立直或者副露,哪一张牌之后的牌是通过的有必要好好地记住(副露的情况即有手切就要将状况重置)。
------------------------------------------------------------------------------------
各种要素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寻找安全牌的时候(通常大家都叫做读牌,正确的说法应该叫做寻找安全牌)各种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和我们常说的有些会相当的有出入。
1.里筋
无视OK。详细的会在后面说明。
2.间四间
无视OK。详细的会在后面说明。
3.立直宣言牌旁边的牌
无视OK。详细的会在后面说明。
4.宝牌
宝牌如果是2~8的数牌,其危险度会在1.2~1.3倍左右。宝牌是幺九牌的话危险度会是1.7倍左右。宝牌是
宝牌周边的牌,放铳率是普通牌的1.1倍左右。由于宝牌周边的牌能和宝牌联系起来,所以安全度会下降1~2个等级。宝牌周边的牌也是比较危险的。
5.One Chance
比无筋的牌要安全,但比起有筋的牌安全度要稍差那么一点点。
6.Double One Chance
比有筋28、有筋37要安全一些。
7.壁(No Chance)
4张
8.暗刻与暗刻筋牌
危险度多少会有些增加,但是安全度也下降不到一个等级。很多人都认为暗刻非常危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9.舍牌的外侧
比如在序盘(第5巡以前)有人切了
10.奇怪的舍牌
如果有人的舍牌给你有他在做国士、四暗刻、七对子或者全带等特殊的手役时。那么他的舍牌中筋牌、字牌的安全度就会下降,但是安全序列的顺序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比如456打出了3种以上的立直)。有时候我们会疑神疑鬼,有“那一家可能在做七对子”等想法。但是读取本身发生概率就不大的事件要在数学上给出一个理由是很困难的。反正牌的安全度顺序没有变,因此也不用太过在意。
------------------------------------------------------------------------------------
万事俱备!弃和体系
根据以上的总结,面对立直的弃和最最重要的就是“危险度表”。其他需要稍稍注意的就是“宝牌”、“宝牌周边”还有就是“早巡舍牌的外侧”(虽然No chance也很有效,但是能见到的时候不多)。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误差。
在寻找能够通过对手立直的牌的时候,考虑过多的因素往往会带来失误,所以考虑的要素应该要尽可能的少。后面我会详细地讲解里筋、立直宣言牌的周边所带来误差。考虑这些因素正是失误的源头。
只要能够把这个原则记入脑中并且好好地运用,就能够使自己的放铳大量减少,结果上自己的胜率也就会有相当的提升了。
总结:
危险度表的顺序要记入脑中
宝牌及其周边是危险的
早巡舍牌的外侧比较安全
其他的因素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弃和的考虑方法
那么,弃和的一个心理前提就是不要在意结果上的放铳。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时自己特地将面子拆了,切了一张比较安全的牌,结果自己运气不好正好放铳了,也就是弃和失败。
有些人会觉得这非常丢脸。你说要是自己进攻放铳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自己已经弃和了还放铳那真是无药可救了。有这种想法的大多是比较喜欢精神论的人。有些人觉得给那些“明显的引挂”放铳的人很弱(但是这种‘明显的’本来就是不可能的)。大家千万不要被这种说法所动摇。
弃和失败是时有发生的,有时候确实会对一些“明显的”的情况放铳。但是从长期来看,能否根据危险度表来进行正确的弃和与成绩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于1次的结果过于在意是学不到正确的方法的。我们需要把偶然的东西看做偶然的勇气。我们没有理由随便为偶然的东西寻找一个解释。
弃和要快、准,失误是不能允许的。这里所说的失误并不是指放铳,而是不根据统计的结果,仅仅靠自己“读牌”或者单纯地根据危险度表来切牌。
推测对手所听牌的“读牌”,只是根据当时状况的一种想象。去推测对手所听的牌就会打乱危险度表所应该遵循的顺序。危险度表是根据大量实战牌谱中的立直并通过实际测量所制作出来的,所以它有着相当的可信赖程度。除了被长期性地证明了的能够推测的“正确的读牌”的情况之外,其他情况是无法根据舍牌知道对手听什么的。读牌只会干扰自己的判断。现在正在读本书的朋友,现在你们就站在通往一眼就能看出对手所停牌的超能力道路与通过适当的方法提高自己胜率的分岔路上。
------------------------------------------------------------------------------------
副露的弃和
面对副露的弃和,牌的危险度表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副露弃和有一些特有的判断。
面对门清,我们没办法知道对手的搭子是哪个部分,也无法知道对手哪个搭子已经完成了。而且门清对子的有利性低下,
与此相对的副露,剩下的手牌与所听牌的候补就比较容易读出了。染手和对对的舍牌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异常,所以很容易就能够看出(在序盘切出一张所染花色的牌其染手的地概率就会下降六分之一)。门清基本上不会出现的456啪啪地切出来在染手的时候是很平常的。
即使不是染手或者对对的副露,能够读牌的材料也是比较多的。由于副露可以碰,所以对子的价值会比门清要高。“成团的搭子”是不会那么轻易就切出的。其需要的牌的周边部分总是会被更晚切出(比如副露的时候,
最终的结论就是,“舍牌周边的牌没有排列的附近”、“最后副露打出的牌的周边”、“容易形成双碰的生牌”等等是比较危险的。副露的时候想要听其他情况的牌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对于双碰,数巡前曾经通过的牌;对于两面或者嵌张,数巡前上家曾经通过的牌都是相当安全的牌(因为如果它需要这张牌,在上次打出的时候就应该会碰或者吃了)。
这是由于这样的性质,面对副露需找安全牌要比立直容易太多了。面对染手只要不切其染手花色的牌就可以了;面对对对就尽量切见得比较多的牌。面对断幺或者役牌,早巡舍牌的外侧(特别是相差1的外侧牌)是相当安全的。
其他需要留意的地方就是副露的双碰听牌要比门清多一些。
总结:
弃和失误不要在意
面对副露比较危险的牌是“舍牌周围没有覆盖的区域”、“最后的副露所切牌的周边”、“生牌”这3种。
------------------------------------------------------------------------------------
弃和到底的可能性
是否弃和会随着能否弃和到底的可能性变化的。比如自己没有一张实实在在的安全牌而去弃和是没有任何好处的。3副露的时候手里只有4张手牌,此时自己是两面听牌。面对第六巡的立直而去拆掉手牌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不但不能降低自己的放铳率,还只会降低自己的和牌率。
有这么一个说法,手上只有3张安全牌的情况是不能弃和到底的。这个说法太过于单纯了。判断能否弃和到底的一个要素就是安全牌是会增加的。门清状态下,大概一巡有50%的概率增加一张安全牌。毕竟还有他家切出危险牌、立直的人自己为我们增加现物、自己摸到安全牌等等各种可能性(自己的手牌比较少的时候,以上情况的概率都会降低)。因此能否弃和到底绝对不是指手上的安全牌否够撑过剩下的巡目。
从统计的数据平均下来看,立直的手牌有一半以上都是在立直之后6巡以内和牌的。因此如果自己是门清状态的话,有2~3张安全牌差不多就可以弃和到底了。
手上基本都是危险牌但又想弃和的话该怎么做呢?如果是在危险程度相当的牌中选择的话,基本上都是遵从“其中一张通过,那么另外一张也能够通过”这种能够增加安全牌的原则。有暗刻的话就拆暗刻、立直者切了
拆对子也是可以的。虽然常常有“刻子理论”的说法,但是也比连续切两次危险牌要好。实在是没有安全牌并且安全牌也没法增加的时候,切牌的优先顺序就是暗刻→对子→远筋。
------------------------------------------------------------------------------------弃和的技巧
弃和的技巧,是指同样是现物,要先切掉将来可能会成为危险牌的牌(如果想兜兜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简单的说就是要先切掉中间的牌以防其他对手的追立。
这样一说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有点矛盾了。前面的文章说到过,自己的手牌能够形式听牌,越是接近流局,那么尽可能的争取形式听牌会比较好。通常情况下,有人立直那么这一局流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把自己的手牌拆掉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这一局即将流局,那么这一局流局的可能性也会变得越来越高,能否形式听牌对于收支的影响也是会变得越来越大。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有人双立直,从第二巡开始就准备形式听牌,流局之前切了一大把危险牌,这不是傻瓜吗?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面对立直,如果通过一张危险牌就能够撑到流局的话,可以将未听罚符的-1500点变成+1500点。这一张牌就有近3000点的价值(如果还有他家放铳的可能的话,这个价值会降低)。
但是,这里所说的弃和的技巧都是在弃和时有余力的情况下使用的。不管怎么说,弃和最优先是“切掉现在的状况下最安全的一张牌”。“将来的危险”与“是否容易形式听牌”等等考虑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来处理。可以说是弃和技术的运用。
------------------------------------------------------------------------------------是否应该兜牌
我们来讨论一下并没有完全弃和,而是一边切掉一定程度的安全牌,一边向着和牌前进的打法,也就是所谓的“兜牌”。
具体举个例子,比如手牌A,立直家的舍牌如图B所示。这样的状况,一条线向着和牌前进的话就切
但是,没有放弃进攻,先切掉安全度比较高的筋牌
先根据模拟数据的结论来说,这里切掉基本上安全的
前面的章节已经讲到过,自己一向听去进攻本来就并不有利。现在把手牌搞成和两向听差不多的一向听,在攻击方面基本上已经没什么用了。
当然,基本上已经确定要弃和,但是根据情况兜兜牌还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手牌切掉
麻将的一个原则就是,进攻就最大限度地进攻,防守就最大限度地防守。这在大多数的局面都是正确的。哪怕是稍稍降低自己一向听的进张数,这和切掉一张5%的危险牌是同样不利的。兜牌能够发挥作用的局面是很少的。
比如图A的手牌,
总结:
手中有2~3张安全牌就可以弃和到底了
弃和时要先切掉将来可能成为危险牌的牌
兜牌并不是那么有效的打法
------------------------------------------------------------------------------------
“立直宣言牌的旁边很危险”的错误
基本的弃和方法就说到这里了,接下来我要谈谈以前一些战术书中所讲到的有关读牌的一些错误。
有这么一个说法,“立直宣言牌的旁边是危险的”、“侧听有大概50%的概率”。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其实它们的危险度要远远更低、根据场况甚至比一些无关系的牌危险度还要低。
具体点来说,切
要再说得详细一点的话,立直宣言牌周围比较危险的情况,其实只有19牌与切4立直时的2(或者切6立直时的8)。而且危险度也只是稍稍增加了那么点。比如,切
这么一来,立直宣言牌向外数2的牌比向外数1的牌更危险的情况其实更多(如果有关19牌则是向外数1的牌更危险)。
这是因为,如果最后剩下
相对的,
上述的一些形中,在听牌之前更难形成面子的当然是
这种形自然比他们更加容易先组成面子。
因此结果就出来了,立直宣言牌旁边的牌反而不危险,再向外数1的牌才会更危险。
之所以会有“立直宣言牌的旁边很危险”这种错误的理论,其实是错误的把对手所有的搭子都考虑成两面搭子的缘故。所有的立直中两面究竟占了多少的比例这种基础的数据都没有搞清楚,就把“读牌”信奉为重要的技术。也许正是这样很多人才把这种错误当做了神话吧。要是真的觉得读牌很重要,那么你不妨可以去验证一下这种读牌到底准不准确。
------------------------------------------------------------------------------------
里筋并不危险!
另一个错误的“神话”就是里筋。
比如舍牌中有
以前有“里筋是危险的”说法。拿图C的舍牌来说,这4组里筋之中有一组就是对手所听牌的本线。
但是,“里筋是危险的”这完全是错误的。实际上第5巡以前的舍牌向内数1的牌(比如舍牌中有
其理由就是,早早就切掉
之所以会有里筋危险的说法,其根据是“手里有
我们再下细说,作为里筋能被提高安全度的牌,数字3要比数字2更高一些。其原因是,如果序盘切1,那么13的嵌张听牌的可能性基本消除;序盘切2,那么24的嵌张听牌和12的边张听牌可能性也基本消除了。由于嵌张和边张的可能性都消除了,自然数字3的安全度要比数字2更高一些。
另外、序盘所切牌的非相邻里筋(比如切
另外再说一下,不仅仅限于第5巡之前,在立直宣言牌之前的所有舍牌的里筋都可以同样的考虑。为什么我会分两组来筛选数据呢?其实最开始我是取的所有舍牌的里筋数据,在得出里筋并不危险的结论时,有的职业麻将选手指出说“前5巡的舍牌的里筋其实才是危险的”,因此我就在前5巡舍牌的条件下重新筛选了一下数据,但依旧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间四间的幻想
间四间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前也是被看做非常非常危险的筋,但是其危险度提高的情况真的是非常少。
所谓间四间,就如同图D舍牌时的
像这种里筋相同的情况就叫做间四间。里筋已经很危险了,两个里筋那就更危险了(这只是大多数人的误解)。但是前面我已经讲到,其实里筋并不是特别危险、那么间四间自然也就不像大家所说的那么危险了。
严密地来说,切
之所以只有2与8的危险度提高是因为,切
、
、
的情况”。数字2与8的牌能够排除的听牌形式更少。
综上所述,作为危险牌代表的间四间与毫无关系的筋牌相比也没有危险到哪里去。间四间可以根据其花色的牌切了几张来排除其可能的组合,其危险度反而能够锁定下来。
------------------------------------------------------------------------------------
排除干扰!
笔者曾经在自己主页开展了一个“读山牌的小测试(全10问)”,有37人参加。其中有“东风庄”的强人,也有职业的雀士。不过最终获胜的是,不知道宝牌是什么、不知道对手的手役、对手的动向以及有谁立直等完全不考虑,仅仅依靠“数学的方式进行预测”的计算机。
不用说,能够预测对手的手牌也就意味着能够在一定精度上了解对手所听的牌。
那么,结果怎么样呢?里筋、立直宣言牌的旁边、间四间等以前大家作为常识利用的理论,希望大家现在能够了解他们是不正确的。他们只是有时正确,有时错误的不确定的情报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