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前期蓟城探索 |
说说石景山区苹果园地铁站旁的龟山
图文|王春
龟山,位于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地铁站西侧的街心公园内。 龟山北面约200米处便是金顶山。
龟山,是兀立于周围地面上的岛山,上覆以土,局部基岩裸露,海拔82.6米,周边地面海拔74.8米,相对高度7.8米,山体呈圆形,顶部平整,直径约19米,底部直径约56米。在山南斜坡下,有高出地面约1米、宽4米、长10米的土台形成登山台阶,山体整体形如乌龟伏地,所以得名:龟山。
周肇祥《琉璃厂杂记》有记载云“金顶山南里余平野中,土阜岿然,如龟伏地,曰龟山。旧有灵异,土人耕其上,莫敢犁平也”。
当地人在龟山上面种庄稼,耕土下面是夯土和基岩,所以不能犁平,加之平野起孤丘的山形异常奇特,更奇特的是龟山与北面的金顶山主峰及其北面的虎头山三点在一线上,自然当地人觉得它很神奇了。周肇祥游览金顶山、龟山的时间,据整理者根据周肇祥《琉璃厂杂记》内容推测,为民国五年(1916年),距今100多年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随后侵占位于卢沟桥西北9公里的首钢前身的石景山炼铁厂,并更名为石景山制铁所,历经日本侵略者长达8年的反动统治。日本人占领这里后,在龟山上筑有军事用途的碉堡。
几年前,我在龟山北坡捡到汉代瓦片,说明龟山上在汉代有建筑。那么,龟山在古代又有什么名称呢?
乐毅报惠王书云:“大吕陈于元英,故鼎返乎磿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唐代李泰《括地志》云:“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1]”。
唐代张守节《 史记正义》曰:“燕元英、历室二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
《光绪顺天府志》村镇(一)载:“宛平县西四十里山底邨亦曰旁邨(旁村)、北辛安,已(以)上邨在永定河东,旧有宁台、元英、磿室宫近此。《史记乐毅传》: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括地志》: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在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中,“宁台”被标注在石景山区古城、北辛安附近[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磿室”被标注在石景山区古城、北辛安附近。可见关于燕国的宁台、磿室元英在北京石景山区,已是学术界共识。
今考袁山松《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的“南北九里、东西七里”的(早期)蓟城[3]就在石景山区,在古蓟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在蓟城内宁台下有燕王宫室-元英与磿室。蓟丘即是今金顶山。已知蓟城内只有蓟丘、宁台和黄金台三处高丘,而黄金台在蓟城的南城墙附近[4],说明与金顶山(蓟丘)相近的龟山就是宁台。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参考资料:
[1]《括地志辑校》卷二,104页,(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2月。
[2]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政区城市卷,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文津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19页。
[3]朱祖希:《元代及元代以前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引用: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296页:《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宛平县蓟城下”,曾引《元和志》:“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曲英杰认为,此条“亦当本于袁山松之《郡国志》,其所记当为汉晋之制,而不为唐制。如此,则可以就见于记载的两汉魏晋时蓟城之制,推知燕蓟城之方位”。
[4]王春《唐代诗人陈子昂看到的黄金台在哪里》,帝靑王春-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