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计月相方位图
(2012-08-26 10:15:52)曾记得有一次听课,讲课教师讲古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讲到此处展示了诗中景致,稍微有一点自然常识的人都看出来点问题,她把九月初三的月亮画错了。
那么九月初三的月亮是什么样子,这就由此引出了一个怎样记忆月相方位的问题。其实,在十二册自然第十三课《月相的成因》有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和月相图,月球随着日期的推移,在天空中的方位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农历初二傍晚月球在西方,农历十五傍晚月球在东方,而且移动的轨迹是弧形的。虽然课本上画的很清楚,但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仍然一团雾水,脑子里怎么也想不起书上的图形。
作为一名长期担任五、六年级自然教学的老师,针对上述情况,仿照、借用高中物理的“左、右手定则”之名称,想出了一种迅速记忆此类问题的方法,供广大读者共同研究,并给与我批评指正。方法如下:
初二到十五傍晚,我们可以借用“右手定则”,即从初二开始,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所形成的弯曲弧度等于当时月面西部的弧度,到初八时,右手食指弯曲到正好和大拇指指尖处在同一条垂线上。当十五时,右手食指弯曲到和大拇指成一圆形。规律:食指弯曲到指尖越来越接近大拇指指尖。
同理,十五过后,我们可以用“左手定则”,当十六时,左手食指弯曲到和大拇指成一圆形。到二十二时,左手食指弯曲到正好和大拇指指尖处在同一条垂线上。到二十八时,左手食指和大拇指所形成的弯曲弧度等于当时月面东部的弧度,规律:食指指尖,越来越远离大拇指指尖。
以上只是我观察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和月相后的突发奇想,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