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美國“現代音樂劇之父”傑羅姆·科恩

(2011-05-07 14:02:31)
标签:

音樂劇

傑羅姆·科恩

美國藝術

文化

分类: 学习农场

 

 

    19271227日,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史上的里程碑——《演藝船》在齊格菲爾德大劇院首演。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劇作是第一部獲得戲劇真實的美國“本土”音樂劇,傑羅姆·科恩是劇中音樂的創造者。當世紀之曲“老人河”縈繞耳旁時,人們無法忘記科恩對音樂劇藝術所做出的傑出貢獻。正值《演藝船》80周年紀念即將到來之際,筆者特作此文以懷念至今依然活在世人記憶中的美國音樂家傑羅姆·科恩。

 

美國現代音樂劇之父:傑羅姆·科恩

 

在百老匯音樂劇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大師級的作曲家,如傑羅姆·科恩(Jerome Kern)、艾文·柏林(Irving Berlin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dgers)、科爾·波特(Cole Poter)、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弗雷德里克·洛維(Frederick Loewe)等等。他們每一位都有較高的藝術成就,但其中又以傑羅姆·科恩的藝術成就與歷史地位最為引人矚目。科恩為美國音樂劇的現代進程做出了卓絕的貢獻,因而他被音樂劇研究者尊為 “美國現代音樂劇之父”

傑羅姆·科恩全名傑羅姆·大衛·科恩(Jerome David Kern),1885127出生在紐約的一徳裔猶太人家庭。他從小顯示出過人的音樂天賦,早在小學時代已開始嘗試作曲。科恩的音樂啟蒙老師是教他彈奏鋼琴的母親。中學時的科恩經常為學校舞臺戲劇譜曲,並擔任鋼琴或風琴伴奏。科恩的父親是個銷售商,他希望兒子將來繼承家業,因而堅決反對科恩從事音樂創作。1902年,17歲的科恩嘗試著在父親的商店裏做銷售員。出於對音樂的熱情,年輕的科恩向義大利商人訂購了200鋼琴。由於過分冒險而造成的商業失誤導致父親的生意瀕臨危機,然而他的人生卻從此出現重大轉折。父親不再反對科恩對音樂的選擇,同意他去紐約音樂學院學習音樂。此後,科恩遊學英國和德國,並在海德堡大學繼續學習音樂。在學習古典音樂的同時,科恩熱衷於創作具有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曲。

科恩的音樂創作生涯長達40多年,其音樂主要是為音樂劇、電影而作,他曾經117部音樂劇、電影創作了近700首歌曲。科恩的創作生涯可概分為“青澀”、“發展”、“成熟”三個時期。

 

青澀(1902-1915

1902年,愛德華·B·馬克(Edward B. Mark)的萊希姆音樂出版公司出版了科恩的鋼琴曲“在卡西諾”,這是科恩第一次將自己的名字“傑羅姆·D·科恩”印在活頁歌譜上。他開始成為萊希姆音樂出版公司的歌曲宣傳員,週薪7美元。後來,他為麥克斯·德萊弗斯(Max Dreyfus)經營的哈姆斯音樂出版公司工作。而這家公司最終成為科恩音樂作品的代理商。科恩在音樂出版公司工作時,有機會結識了音樂劇界的一些製作人和走紅藝人。工作之余的科恩常在劇院排練中擔任鋼琴伴奏,很受百老匯戲劇圈的歡迎。

科恩的音樂劇歌曲創作始於1904。他應約將三部英國進口音樂劇《英國雛菊》、《威克漢姆的威克斯先生》、《銀拖鞋》改編成美國版本。那個時期的百老匯劇院通常搬演從歐洲進口的音樂喜劇、喜歌劇作品,所謂的“美國化”就是將劇中音樂改編成具有美國味道的音樂,但僅限於修改其中少數歌曲或是“插補”一兩首新歌。正是這種“修修補補”的工作使科恩獲得了提高創作技藝的機會,為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1905年到1911年,是科恩磨練作曲技巧的重要時期。他為製作人查理斯·弗羅曼Charles Frohman)的《收穫季節》、《小孩與男爵》等音樂劇、威廉姆·格雷特William Greet的音樂劇《城鎮演講》、喬治·愛德華茲George Edwards的音樂劇《發條小雞》和《小天使》創作歌曲。《伯爵和他的女友》(1905中的“怎樣能使你親近我?”是科恩的第一首暢銷歌曲。從此,科恩不再是個寂寂無名的鋼琴伴奏師和寫歌人。

1911年,科恩以主要作曲家身份參與音樂劇《巴黎美人》複排版的創作。這部由眾多名演員出演的音樂劇在冬季花園劇院Winter Garden)首演,且票房不俗。但成功並未接踵而至。由科恩獨立完成所有音樂的音樂劇《紅襯裙》(1912)僅演出61場,而且次年的《哦,我說!》(1913)也僅有68場演出紀錄。

經過幾年歷練,科恩期盼已久的成功終於在1914到來。他為保羅·魯本斯Paul Rubens、西德尼·約翰斯Sidney Johns)的音樂劇《來自猶他州的女孩》(1914創作的“他們不相信我”是一首非常暢銷的情歌(售出了兩萬多份活頁歌譜),科恩用時下流行的舞蹈音樂代替了歐洲風格的華爾滋音樂。此時的科恩,其作曲能力在日臻成熟。

 

發展(1915-1925

1915年是科恩多產的一年。他參與創作了6部音樂劇,其中《陰影中的90》、《無人在家》、《表妹露西》、《消息小姐》、《太棒了,埃迪》在紐約尼克波克劇院(Knickerbocker Theater)、公主劇院(Princess Theatre)、柯漢劇院(Cohan theater首演,另一部《羅斯·拉切爾,美女合唱隊的驕傲則在倫敦約克公爵劇院(Duke of York’s Theatre)首演。

科恩與親密朋友蓋伊·波頓(Guy Bolton)、以及後來加入P·G·徳豪斯(P. G. Wodehouse,為公主劇院創作了系列音樂劇。科恩沒有選擇歐洲輕歌劇的誇張,而是傾心於和故事親密相連的小型歌曲創作。科恩與波頓、沃德豪斯合作的《哦,男孩!》1917《交給珍妮》(1917《哦,女士!女士!!》(1918)是系列公主音樂劇Princess Musical中最好的幾部作品。這些具備革新氣質的小型音樂喜劇為劇院帶來了大量觀眾,使三人組合“波頓-沃德豪斯-科恩”Bolton-Wodehouse-Kern在音樂劇界的聲望大增,然而其最重要的貢獻是為美國現代音樂劇的發展開闢了新航線——創作美國本土音樂劇。

1918年,科恩離開公主劇院,此後他與多位具備不同創作背景的劇作家、劇詩家合作了大量作品,如《嘟嘟-嘟嘟》(1918)、《百萬拉鏈》(1919)、她是個好夥伴》(, 1919)、《夜船》1920)、《薩麗》(1920)、《早上好,可愛的小寶貝》(1921)、《酒店女郎》(1922、《階石》(1923)。其中,科恩為《夜船》創作的歌曲“你是誰的寶貝?”、“奇妙的夜船”促使該劇邁向成功(共演出313場),而《薩麗》中 “一朵野玫瑰”、“尋找西維爾·裏寧”等歌曲更是帶給了科恩那個時代最實質性的成功(該劇共演出570場)。

進入1924年,科恩遭遇到巨大挫折。音樂劇《美人就座》是科恩告別公主劇院後與波頓、沃德豪斯的再度合作,創作者們希望該劇能重現昔日輝煌,但終未成功。此外,科恩參與創作的《親愛的先生》也非常失敗,僅演出14場。

 

成熟(1925-1945

科恩的音樂劇歌曲創作在1925年開始出現轉機,他與一生的合作夥伴和朋友——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合作了他們的第一部音樂劇《桑尼》。著名的劇作家兼劇詩家奧托·哈巴赫Otto Harbach也參與其中。數年來,科恩嘗試著走向“嚴肅”創作,他放棄狐步舞和單步舞去尋找更抒情的、更戲劇性的、更真實的形式,而這個願望終於在才華橫溢的劇作家漢默斯坦二世、膽大且揮霍無度的製作人弗羅倫茲·齊格菲爾德(Florenz Ziegfeld)的協助下得以實現,被譽為美國音樂劇史上的“里程碑”的《演藝船》於19271227日在齊格菲爾德劇院隆重首演。偏離了滑稽諷刺劇創作模式的《演藝船》,是第一部把情節、音樂、舞蹈整合在有凝聚力的故事中的音樂劇。劇中的“老人河”、“我為何愛你?”、“無法不愛那個男人”、“比爾”、“假裝”等歌曲成為當時最熱門歌曲。《演藝船》在1929年被拍成電影,電影版的製作人刪掉了科恩的大部分歌曲,其理由是這些歌曲對觀眾而言太過熟悉。然而在1936年和1951年的電影版中,那些被刪掉的歌曲因原作者的堅持重又出現在觀眾面前。

自《演藝船》後,科恩再未回到以前的音樂劇歌舞寫作風格,即便是在此後創作的幾部輕歌劇風格的音樂劇中。科恩參與創作的《藍眼睛》(1928)、《貓與提琴》(1931)、《蘿勃塔》(1933)等音樂劇,其令人難忘的音樂、可觀的檔期和海外版本均獲得了不錯的票房。然而在音樂劇界,失敗從來都與成功結伴而行。與漢默斯坦二世合作的《可愛的艾德琳》(1929)、《空中音樂》(1932)、《三姐妹》(1934)讓科恩再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不論這些劇碼賣座與否,但劇中歌曲至今仍然精彩動聽,如《蘿勃塔》中的“昨日”、“煙霧彌漫了你的眼睛”,《可愛的艾德琳》中的“我為何出生”、“可愛的艾德琳、“不要離開我”,《空中音樂》中的“歌唱你”、“我告訴過每顆小星星”等等

1935年,科恩定居好萊塢,開始為電影配樂,同時也繼續為百老匯音樂劇創作歌曲。他最後參與創作的兩部音樂劇是與漢默斯坦二世合作的無畏的紳士》(1938)和《溫暖的五月》1939)。令人遺憾的是,這兩部音樂劇並未給科恩的音樂劇歌曲創作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

與最後幾年的音樂劇歌曲創作相比,科恩的好萊塢事業相當成功。由他配樂的歌舞片有《蘿勃塔》的1933年電影版、《演藝船》的1936年電影版,以及原創的《搖擺時代》(1936)、《高大、寬闊和英俊》(1937)、《生活的樂趣》(1938)、《回歸線之夜》(1940)、《你不是愛情謊言家》(1942)、《封面女郎》(1944)、《無法不歌唱》(1944)、《百年紀念的夏天》(1946)。讓美國人民永遠記住的是,傑出的旋律創作為科恩贏得了兩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歌曲獎:在金吉爾·羅傑斯(Ginger Rogers與弗雷徳·阿斯泰爾(Fred Astaire主演的《搖擺時代》中,科恩與詞作者多蘿茜·菲爾茲(Dorothy Fields)合作的“你今晚看到的樣子”,以及《女士,好自為之》(1941)中的“我最後一次見到巴黎”

19451111日,科恩去世,美國因而失去了一位深受國人愛戴的偉大作曲家。對於美國現代音樂劇,科恩的歷史貢獻無以倫比。科恩在公主劇院音樂劇中的創新,使美國本土音樂劇脫離英式音樂劇的窠臼,以新的風格、新的面貌走向21世紀;偉大劇作《演藝船》將原本通俗娛樂的音樂劇提升到新的藝術高度,在這部被音樂劇史學家譽為“里程碑”的作品中,深刻的主題、濃厚的人文情懷、歌曲與情節的“無縫”連接等,成為深深影響美國音樂劇未來發展的整合音樂劇(Integrated Musical)的創作原則與創作標準;許多流行的音樂劇歌曲可以不依靠完整的戲劇表演而獲得舞臺生命力,這使科恩的音樂在獨唱音樂會、錄音保留曲目中享有長期而突出的地位。最近幾十年,科恩的音樂劇歌曲再次受到音樂劇創作者和表演者的重視,許多被人遺忘的歌曲(尤其是在20世紀前20年中創作的)陸續出現在舞臺上和一些音像製品中。

        為了永遠紀念這位元美國“現代音樂劇之父”,好萊塢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46年拍攝了一部關於科恩的音樂傳記片《風雲際過》,由茱蒂·加蘭(Judy Garland)、弗蘭克·西那特拉(Frank Sinatra)、莉娜·霍恩(Lena Horne)等眾明星出演。1985年是科恩的百年誕日,美國以發行紀念郵票、出版音樂唱片、舉行音樂會等多種方式來追思、懷念這位作曲大師。正如時任總統哈裏·杜魯門(Harry Truman)的預言:在未來的許多年,科恩的旋律將活在我們的聲音中,並溫暖我們的心……此人為我們留下了他在我們國家歷史中的永恆位置。”

 

 

                                                                                                       ——  全文发表在《歌剧》2008年第3期

公主劇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