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了假中文之《为生民立命——五德对应瑞物》 文 李宁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令改制,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古人为天地立心、命名朝代后,还要依照田畴确定五行之德位,才能定官名、协音律。如《史记·五帝本纪》:“(轩辕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司马贞 索隐:“炎帝火(徳),黄帝以土(徳)代之。”
一 《说文解字》:“铜,赤金也。”古人以青铜器为主的殉葬物代表金徳时代。
二 《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说文解字》:“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东入渭。一曰入洛。从水、桼声。”母系实沈一脉发源。《書·禹貢》:“厥貢漆絲。”木汁可髤物。《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漆車,黑車也。”古人以漆器代表木徳时代。
三 《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说文解字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泉者今之钱也。”古人以布帛、铜钱代表水徳时代。
四 《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韵》:“烈火烧之不热者,眞玉也。”古人以玉器代表火德时代。
五 《说文》:“陶,再成丘也。”两个丘的意思。《尔雅》:“再成为陶丘。”孙注:“形如累两盆。”
《说文》:“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门朝东开。丘北壑南,见前文《陵墓园》。
陶为门朝东开之谯,但是位置为上阴下阳。
《明史·五行志一》:“修武黑气入地,化为石,状如羊首。《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孔传:“石,磬也。”协音律之用。
古人以陶器和石器代表土德时代。
古人墓葬中出土的器物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含义,依此可以先确定徳之五行,然后再细分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