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数慢性便秘与肠动力受损相关

(2013-04-17 10:03:22)
标签:

健康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研究表明,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多达3.0%—17.6%。其中,女性的慢性便秘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据估算,我国约有超过七千万的女性饱受慢性便秘带来的困扰。

许多患者认为,慢性便秘不是疾病,无需就医。正是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或者讳疾忌医的心态,许多慢性便秘患者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不规范地使用保健品等,容易出现泻剂依赖或结肠黑变病,进而增加结肠癌变危险。

引起慢性便秘的病因有许多,只有了解这些病因,才能有效解决。而且,有些导致便秘的疾病危险性很大,如肛门损伤、肠梗阻、肠嵌塞或溃疡,甚至肠道恶性肿瘤等。这类患者如进行自我治疗,可能延误诊断。若任其发展,严重时甚至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其实,患上慢性便秘,除了改善生活习惯之外,还应及时到医院向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并接受医院的正规治疗。但是,当前慢性便秘在我国面临治疗满意率低,治疗方法有限等问题。前不久,在北京10家医院进行的一项关于慢性便秘的调查显示,53%的患者对现有治疗手段不满意,亟须规范治疗的新方案。

研究发现,大部分慢性便秘的诱因和肠动力受损相关,因此恢复肠动力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关键所在。最新的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全球便秘指南中,将普芦卡必利这一帮助患者改善肠动力的慢性便秘有效治疗方案,列为循证医学证据最高级。对于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干球样便,腹胀但缺少便意的患者,建议前往医院,酌情选用促肠动力药进行2到4周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