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物理课堂教学故事

(2014-03-28 09:01:24)
标签:

教育

分类: 论文

我的物理课堂教学故事 ------------

             课改让课堂充满活力

                                         

课改,像海涛,惊醒我沉睡的生命,激荡起孩子们智慧的潜能。我很幸运,我处在课改的浪潮中,课改给了我生命,课改给了我自信,更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课改如同一股新鲜的血液流进了我的心田。我在课改中不断的成长起来。

难忘《摩擦力》新授课。我在情景创设中,让两个力气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做一个夺瓶的游戏,先让其中一位同学抓住较细的瓶颈,另一位同学抓住较粗的瓶身,然后互相拉夺,看谁获胜。接着我让获胜者将手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再夺,看能否再获胜?这样引入新课,有活泼的形式,有紧张的情节,有逼真的表演,有热烈的场面,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多年的大胆、刻苦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我力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当然,实施新课程,我还需要充电,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新教材的知识面加宽了,我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道难题。但我还是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和方式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合格的课程改革实施者。

面对着一个个充满着灵性的教育对象,我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在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但是每次物理课上需要小组合作时,学生就像小聚会似的滔滔不绝。老抢着操作、和大家一起讨论……如果像这种情况出现,那我们的一节课时间又能利用多少呢?

小组合作在一节课中影响到课的成败,我们必须从优化小组结果入手,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首先除了给每一位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职责外,教师必须给他们分析每一任务的重要性,要让他们懂得小组每一个成员缺一不可。以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其次,提供机会,不断演练。在不断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再次,适当的时候让每一成员的职责任务轮流换一换,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真正体会到每一职责的艰辛,是他们更好的珍惜和重视自己所担任的职责。最后,每一次的成果展示、表扬、奖励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小组团结协作的饿“甜头”,进一步增强自己在小组中的工作热情。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节中,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我们采用初中接触过的控制变量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教师就可复习引导。比如可以这样设计:

 物理情景:⑴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另外,质量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也有影响作用。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即产生的加速度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⑵设问:那么力、 质量和加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

⑶分组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或猜想一下加速度与力和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⑷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的正确性?实验中需要那些器材?

  ⑸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及进行验证,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优化课堂结构,合理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每一因素的和谐发展,把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发挥到极点,这是新课标中应注重的问题。只要我们注重每一因素的合理存在,多鼓励,少批评;多点实际训练,少搞形式主义;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少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来,少脱离现实遥控指挥。这样,学生将会与您共同发挥有限的40分钟的真正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