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閒聊....
标签:
5047林志青你買的保養品是垃圾還时尚 |
分类: 個人體驗 |
http://s13/mw690/7f5bb970gd78e9b41281c&690
再閒聊....
在2008年这時写过的一篇文章,我现在回头来看更觉得有趣了,现在(2013)全台湾预估有60所学校有开设化妆品相关的科系,已经四年多了,今天从消费者的脚步来看,消费者根本没有进步(指消费者对自己关心的议题),也对现在满街的化妆品科系感到有些失望。
每个行业都一样,不应该一窝蜂的就挤在一起,因为有高峰也会有低潮,学校也应该要有长远的因应政策,我认为台湾很特别,有各种工业及农业,也有许多新兴的行业以及传统商业,每个行业都需要人才。
可是现在的学校一窝蜂的将原有课系撤销改换成化妆品科系,这样会比较好吗?答案是:不会,首先要面临少子化的冲击,消费群(学生)就有限了,还要一起瓜分这块有限的市场?这一点都不合理。
再来根据台湾官方的统计(2010)全台湾合法取得执造的化妆品制造厂只有382家,也就是说僧多粥少,假如平均每间工厂接纳10位化妆品科系的学生担任要职(因为非要职根本不需要本科生),实际上整个台湾只需要约3820位这样的人才而已。
因此各校的妆品系除了要发展不同的特色外,还要为其它产业开设课程,以化妆品产业来说,商业设计、商业广告、物流管理、网站经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装及容器设计、美容美发美体技术服务、客户服务及项目企划...等。这些都是需要许许多多不同科系的人才来一起参与。
我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每一间都要教化妆品调制或只局限在制造相关。
我也知道很多学校只是名称是化妆品科系,实际上也已经调整了,但我的意思是主轴不够明确,例如:应该要有芳疗SPA系或者是香水香料科系,因为现在市场上很需要这样定位明确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一直都很需要一位很了解整个化妆品产业又懂营销的专业经理人及营销企划人员。
(2008年的文章内容)
最近协助一位在教育界工作的朋友拟订一份化妆品调制课的上课清单,包含配方、调制方法、及材料设备需求,当然写出这样的一份数据是很多学过调制的朋友都做得出来的,没什么的。
朋友任职学校在调制上本来就不是强项,也没有建立过这样的师资与课程,更别提设备了,是因为当初在进行教师甄选时,有个家伙拿出简易型乳化剂汤加西加的就变出了一罐化妆品,听朋友说在场的甄试官,觉得很棒,很有趣,所以在粗略了解我那位朋友的学经历之后,就决定把"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交给我朋友了,当然朋友当时有跟长官说:"足球不这样踢的",那是在骗小孩,如果要开此课,就应该好好的计划一下,不要以为把一堆东西加在一起就会变出化妆品,但是长官依然坚持,他认为我朋友既然是名校(中国厨艺训练学院)出身的,那么应该是会功夫滴,总之长官交代:材料能少就少,设备能不用就不用,最好能让学生一玩就是一天,最好还能多玩个几种配方,最好能让长官不会感到经费的压力。
(怎么长官交代的话好熟悉喔!???)
史提芬周:台子要多窄有多窄,椅子要多挤有多挤不用太舒服,让他们吃完就可以走啦,吸管要多粗有多粗,冰要多大有多大,一杯汽水一下喝完就会再买第二杯啰。
唐牛:椅子要多窄有多窄,吸管要多粗有多粗,冰块要多大有多大,薯条要炸多老有多老,等小鬼们吃完之后要多渴有多渴,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当然这只是文章的开头,写这一篇文章是把朋友无奈的心情表达出来,虽朋友是名校出身的,但专长不在化妆品调制,这就好像一样是厨师,学校要开的课是西餐料理,而朋友的专长是营养师,更糟的是交派工作的长官跟本不想多去了解,只是想:既然人家有,我们家也要有,还认为就是把一堆东西倒在一起而已,有什么难的?
当然数据是送出去了,得到的回复是说太难、可能太专业了,听说现场除了我朋友,还有一位同样是名校(中国厨艺训练学院)出身的校友之外,其它全部的人都傻眼了,还提出是否能够再简单一点的要求?
拜牛先生所赐,化妆品业才会如此的热闹,化妆品本来就是一个令很多人好奇的工业,以前信息封闭,厂商夸大广告,当DIY的讯息被突然在生活中炒作的时候,才让原本神秘的梦工厂,开放参观。
我想很多从事的朋友都会遇到这样的对话吧!
化妆品喔~不错喔!你们的工作很简单啦!就把东西按步就班的倒进去搅一搅就好了,我看过电视上人家在表演啊!而且很便宜耶~听说化妆水一罐只要5元耶~
啊~化妆品都马是骗人,擦了没效,不擦更没差,擦心安的啦!
化妆品都马是没科学根据的,乱加一通...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是举例不完啦!
举例来说:网络上有人会问要怎么样才能美白?
一来说大多数的回复者应该都会很认真的去回答,如:药物作用、皮肤生理...等等,但是我后来发现,这类的消费者根本不想知道那么多,甚至是看不懂。
他们要的答案就是:XX牌的XX霜可以美白。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看法还是一样:开心就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