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9]近年大蒜行情四大“骗局”
(2014-11-29 22:54:54)
近年大蒜行情四大“骗局”
金乡老陈
2011年的“量大”论:
2011年是此前有史以来种植面积最大年,而且长势好,产量高,无论怎么调查、分析,都会得出量大的结论,并且实际上山禄市场铺天盖地的上货量,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大蒜由于人们的极度恐慌,曾一度跌破5毛钱/斤,形成全民皆空的观点。
结果呢?是抢着吃不够吃,让着吃吃不了,使市场上显得存量更大,更加增大了量大价跌的恐惧感。我从2010年高价年压抑需求,必将在2011年释放,低价位增大消耗角度,看出其中机遇,拼命看好库内蒜后期,由于百姓大都赔钱较多,有减种现象,并且对明年不抱太大希望,疏于管理,又偏遇天灾,致惊天大逆转。虽然量大仍有完美结局,“量大论”迷信者有许多做空到最后的大都血本无归。
2012年的“减产论”:
2012年由于受到水淹冰冻的自然灾害,大蒜产量大幅下降,质量偏差,由于人们看到大利好,纷纷抢蒜,涨势迅速一步到位,忽略了利好出尽是利空的经济规律。本人凭多年投机经验在2012.6.6发贴说《冲高回落》,并连续发贴说“减产年竟是做空年”、“今年只有反弹没有底”、“春节前趁快行快出手”。虽在元旦时出现较强反弹,但春节后迅速从3元跌到1元以下,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想抽干河水逮鱼的犟人尝到了透心凉的滋味。
2013年的“低价+减产”论
也没让储存商占到大便宜,倒是让做短线的乘机捞了一把。
2014年的“减种”论:
2014年由于老蒜被套者的托市,从新蒜一下来就高喊减种预期,一边抬高价格,一边喊减种,一直喊到2014年10月种植结束,结果真相大白,金乡主产区确实减少了不少面积,我估计金乡在10%,全国略减5%,但今年出去包地的多过任何一年,实际上减少不多。今天下午我听我一个马庙的同学说,马庙南面某四个村出去包地种蒜的亩数竟达到了5000亩!由此可见一斑。由于金乡主产区连年重茬种植大蒜,单产明显下降,减种的大都是低产地块,而出去包地都是新茬产量较高,这个包地者也是会算账的。近几年随着其他产区的不断扩大,金乡主产区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仅看到在金乡城区周边“明显”的减种就确定全国的大蒜形势,是一叶障目。今年高悬的价格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减种预期的体现。新蒜出苗,利好大白于天下,就是卖蒜之时,“减种论”到最后又将成为一个笑柄!
总结:预期越美好,结局越遭殃。利空出尽是利好,利好出尽是利空。
2014-10-18
5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