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2011-08-07 20:05:43)
标签:
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科学探索 |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晋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学吴艳玲
教学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6课《水和水蒸气》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6课《水和水蒸气》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第一部分,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第二部分,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第三部分“空气中的水”,通过观察活动,了解凝结,解释第5课“小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蒸发和凝结,本人安排两课时学习《水和水蒸气》,第一课时学习关于蒸发的内容,第二课时学习关于凝结的内容。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学习“水到哪里去了”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两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
现在三年级的学生基本是经过幼儿园的学习进入小学的,关于“水和水蒸气”,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活动中有了解过相关的内容。学生基本上有关于“蒸发”的生活经验。但三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学生上科学课,往往玩兴较大,科学探究意识、能力比较弱。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刚刚接触过,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尤其实验的细节还是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
教法设计:采用“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的模式,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教师演示法等方法组织教学。
学法指导:以集体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为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使学生知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使学生知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学生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
2、意识到猜想必须用实验来验证的科学方法。
3、意识到运用科学道理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课件、蒸发皿24个、铁架台12个、注射器、蜡烛、打火机、火柴、量杯、冷水、布、酒精灯、水槽、碘酒。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游戏。
一、发现问题,讨论水的蒸发
1、
2、
3、
4、
5、
大家还记得二年级语文课上有关于瓦特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瓦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啊,瓦特小时候就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才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6、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我们当中肯定也有很多小瓦特,谁来说说,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蒸发现象?
二、
1、提出问题。大家发现很多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可见水在自然状态下会变成水蒸气。那如果我们要让蒸发皿里的水蒸发快一些,有什么办法吗?大胆猜想一下。(适当板书要点)
2、猜想假设。(学生可能猜想。板书:阳光晒,风吹、用火烤等)
3、设计实验。
①以看不见的字,激起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
②引导完善实验方案。既然是要让水蒸发得快些,如果没有对比,看得出有没有加快水的蒸发?所以我们要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我们有那么多种猜想,待会儿你们小组选择其中一种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你们准备选哪一种方法?你们准备怎样实验呢?
4、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5、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
1、
2、
3、
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