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子范《荷花》赏析

(2012-08-31 09:45:18)
标签:

绘画

评论

文化

分类: 评论
    http://s16/mw690/7f4d4bdcgd727d61ff7cf&690

    荷花历来是画家钟爱的题材。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盛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描绘荷花更有了托物言志的意义。
    崔子范的画给人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童趣。在大写意的程式化之外,他以独到的艺术眼光发现素材中的美,直观的、感性的、简洁的,这种观察、理解客观事物的方法,正合于大写意的简约、概括的表现手法。这童趣当然离不开他独特的艺术手法,但显然,并非大写意就必然有童趣。崔子范用笔的稚拙从容,极少纵横飞动的表现,每一笔都那么肯定,笔触多短促,不容置疑,既运用了大写意一些程式,又让人不易觉察,在看似简单的表象下,蕴蓄了丰富的对比,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实有精妙的构思,这拙是巧之极,大巧若拙。
    这件作品写荷花两株,两朵荷花一含苞一绽放,花瓣淡墨勾勒,红色随意点染,近乎平涂,毫无巧饰小心的拘谨。两片展开的荷叶构成了主体,墨色略分浓淡,水墨氤氲间偶有枯笔,大片墨色把几处大小不一的留白衬得特别耀眼。相比之下,花朵、小荷叶、茎的位置、造型、姿态,则更见斟酌的匠心,“大胆落墨,小心收拾”,正如齐白石所谓“半如儿女半风云”。
    赵之谦《章安杂说》中说:“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造像、瓦当砖记,未必皆高密、比干、李斯、蔡邕手笔,而古穆浑朴,不可磨灭,非能以临摹规仿为之,斯真第一乘妙义。”谢无量、赵冷月的字也以“孩儿体”为人称道。前者浑金璞玉,后者“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崔子范的画,与伊秉绶的隶书大字、黄牧甫的仿汉官印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率质朴,沉静中有生气,具有永恒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