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2015-08-24 09:09:27)
标签:

波黑战争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

南斯拉夫

旅游

分类: 巴尔干记游
历史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但是从一战、二战和近在咫尺的波黑战争来看,如果把萨拉热窝形容为这个火药桶上的引信,那是一点不过分的……我们从克罗地亚越境来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眼见所及,处处印证了这个说法。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进入萨拉热窝市区,居民楼的外墙上,到处遗留着当年战争的痕迹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水泥的修补和岁月的掩盖,仍旧无法遮掩20多年前留下的弹痕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萨拉热窝有一条大街被称为“狙击手大街”两边的居民楼房弹痕累累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谁能想象,这样的小街拐角,当年是生命的禁区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这座教堂已重建,可边上的居民楼却仍旧满目弹痕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修缮一新的教堂和弹痕累累的民居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也是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一次现代化战争。战争中,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当时的萨拉热窝四面被塞族军队包围,只有萨拉热窝国际机场由欧盟维和部队控制而没能合围
从这张地图可见,波黑战争期间,塞族军队将由穆族武装控制的萨拉热窝团团围困,狂轰滥炸,穆族武装几乎弹尽粮绝,萨拉热窝居民仅靠国际救援维持生存。这时,穆族武装决定在由国际维和部队控制的萨拉热窝机场附近挖掘一条地下通道,以便与机场另一侧的穆族控制区——原1984年冬奥会滑雪场连成一片。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萨拉热窝国际机场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被称为“生命通道”的Tunel spasa入口就在萨拉热窝国际机场围墙边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现在通往这条生命通道的小路一片祥和、宁静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生命通道的周围开满鲜花,谁能想象当年这是被坦克、大炮合围的战场

这条800米长的地道自机场跑道下方穿过,到达地面后与另一条长达数公里、一人多高的壕沟连接。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生命通道的入口,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战争博物馆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就是依靠这一通道,战时上万吨的物资与粮食才得以送入萨拉热窝,数千名伤病员和妇女、儿童通过这条地道被转移至安全地带。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据说,当时的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也曾利用这条通道离开萨拉热窝,前往出席国际会议。因此地道也被当地人称为“萨拉热窝的生命线”。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博物馆内滚动播放一段约20分钟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萨拉热窝巷战情景以及战争后的惨状。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由地道改建的博物馆也就两三间屋子大,里面展示着当时挖地道的用具、运送物资的小铁车,还陈列着部分战时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及其他实物,张贴着人们利用地道运送伤员、武器和物资的图片和各种新闻报道。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近在迟尺的战争——萨拉热窝印象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