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2012-12-20 09:17:53)
标签:

东非

肯尼亚

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

石头城

分类: 东非游记

    桑给巴尔的石头城是东非地区斯瓦希里人建造的一座海滨商业城市,位于桑给巴尔岛西岸中部的香加尼半岛上,曾经是桑给巴尔帝国的经济、贸易中心。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桑给巴尔老城沿海大道

 

    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现在是桑给巴尔首府桑给巴尔市的老城区。整个城依海岸走向而建,呈三角形布局。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海的对面就是非洲大陆

 

    历史学家考证,早在12世纪,石头城曾是一个穆斯林小国的首都,17世纪初阿曼阿拉伯人在这里建苏丹王国,留下了如今仍保存完好的苏丹王宫

    位于米寻噶尼路的王宫博物馆就在海边,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厚实的墙壁,敞开的阳台,从这儿举目远望,海天一色,尽收眼底。更因桑给巴尔公主萨尔玫,即赛义德苏丹的女儿曾住此而出名,馆内仍保留着她的房间,墙上挂着她一家的照片,陈列着她写的《阿拉伯公主回忆录》摘要。这本书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阿曼和桑给巴尔王室的女人除了读古兰经外是不教读书写字的,因而在这以前没有留下过任何描述她们生活的书面文字,更不用说是书了,萨尔玫是第一位着书的王室女性。她的这本书在桑给巴尔的书店里有售,很受研究历史者的欢迎。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王宫博物馆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王宫博物馆大门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王宫博物馆门厅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王宫博物馆门环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王宫博物馆门环


    紧邻王宫博物馆的是神奇宫,它是巴哈希苏丹于1883年在16世纪桑给巴尔女王法杜玛住所的原址上建造的,之所以说它神奇,是因为它是石头城第一幢有电灯、东非第一幢安有电梯的建筑,因而得名。上世纪初开始直到1964年革命,这里是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办公大楼,1977年以来,神奇宫成为坦桑尼亚革命党的党校和博物馆。它是整个桑给巴尔岛最大的建筑,通体白色。神奇宫上耸立的高高的钟楼,可以说是桑给巴尔的地标。钟楼建于1883年,上面的时钟依旧准确地显示着时间。 从海上坐船来,还未进港,一眼就能见到它。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门口陈列的青铜古炮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门口的说名牌详细说明了古炮的由来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门口的标牌详细说明了神奇宫的设计者、建造年代和它的历史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门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门檐细部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神奇宫围墙


         19世纪初葡萄牙人入侵桑给巴尔,曾同阿曼阿拉伯人在石头城打过好几次大仗。在通往码头的海边仍然可以见到的古城堡,葡萄牙要塞(一说阿拉伯要塞)和要塞前公园里的锈迹斑斑的大炮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古城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合欢树和三角梅掩映下的古城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合欢树和三角梅掩映下的古城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古城堡主楼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葡萄牙要塞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葡萄牙要塞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葡萄牙要塞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葡萄牙要塞成了艺术画廊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葡萄牙要塞在今日椰树的掩映下,少了当年的硝烟煞气,多了些许艺术韵味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古城堡和要塞的出口门楼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古城堡和要塞的出口大门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要塞围墙外的指路牌已经腐朽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在要塞围墙外回看神奇宫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要塞外靠海边的要塞公园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要塞公园旁的古炮 

 

    经过古堡后,就可以进入石头城内了,这里不只是旅游景点,也是居民区。民居一般都是二到三层,二层都有镂空的阳台,透着典型的印度风格。窄窄的街巷仅够两个人相向而过,街巷两侧建筑的二楼阳台几乎都要接在一起,站在两边阳台上的人们可以隔街握手。紧凑的建筑格局,拉近了生活在此的人们的距离。置身其中,仿佛身在中国江南的寻常巷陌,但四周建筑强烈的阿拉伯和印度风格又在提示我们这里拥有的异域风情。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经过这个骑街楼,就进入石头城了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骑街楼的背面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街巷两侧建筑的二楼阳台几乎都要接在一起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紧凑的建筑格局,拉近了生活在此的人们的距离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石头城内一栋阿拉伯风格的银行大楼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街中心的花园和时钟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这是一座医院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居然还有一座如此没有特色的中国人建筑,门口的标语上写着“热烈欢迎祖国亲人” ,也许就是这两天新闻中为当地华人举行婚礼的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事馆?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石头城内也有很现代的建筑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这是一座清真寺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出了石头城街区,大马路对面就是桑给巴尔的现代社区 

 

    石头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特色——门。有的建筑的门是圆顶,有的是尖顶,大部分门不仅有装饰性的门框和门楣,门上还都雕刻着各式精美华丽的图案,门板上有排列整齐的尖尖的门钉,据说是过去为了防止遭到大象攻击。门上雕刻的莲花、鱼等图案,则象征着生育、富贵等不同的含义,带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门的下部有一个锁链,寓意锁住平安幸福。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同行旅伴摄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同行旅伴摄

    现在很多居民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店,卖一些纪念品。古城内还有很多小酒店和小咖啡馆,尤其是家庭旅馆,便宜、干净,虽然不豪华,但家具、床和室内布置都极具阿拉伯风情。游走于古老的街巷,仿佛在历史中穿梭,每一扇门,每一条巷,每一处斑驳陆离都在讲述着它的故事。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旅舍内居然还有游泳池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要塞背后的小街集中了大量小店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这是一个老照片商店,兼做胶卷冲洗的生意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木雕工作坊


    桑给巴尔曾是臭名昭著的黑奴交易的地方。石头城靠东部海边的一隅如今仍保留着一座斑驳陆离的房子,人称“奴隶洞”。 “奴隶洞”面向大海的一边墙有一排洞,屋内墙壁上钉了一排铁环,如今因长期暴露在海风中已经锈蚀。这房子就是当年关押奴隶的地方,他们像牲口一样被拴在铁环上。每当海水涨潮,小船可以直接停靠到墙边洞口,殖民者买来的奴隶就这样从洞口被推上小船装上停泊在港口外面的货轮,运往美洲。

    在离中央市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建于1873年的英国圣公会基督教堂,这座兼有哥特式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教堂是在据称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奴隶公开交易市场的旧址上建起来的,它的建成标志着惨无人道的奴隶交易的结束。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奴隶市场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奴隶市场正在维修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奴隶市场售票处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建在奴隶公开交易市场的旧址上英国圣公会基督教堂的介绍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当年的黑奴就是这样上船的吗?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我们最后在码头边的一个意大利餐馆吃午饭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桑给巴尔的码头区


东非寻梦之二十五:桑给巴尔石头城印象
这就是我们坐的渡船,去年的8月,就是这样的渡船,在即将到达达累斯萨拉姆的海岸边发生沉船事故,一共伤亡了800多人。等我们上船出海以后才领教了印度洋海浪的厉害,不过我们安全到达达累斯萨拉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