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标签:
福建晋江五店市原创摄影杂谈 |
分类: 摄影 |
入口墙面上“五店市”三个字,取自明代晋江书法家张瑞图的作品集字而成。
柳青新宅,是旅菲华侨庄铭岸于1935年令其子庄清良回乡主持修建的,民国时期典型的闽南大厝。
它的面墙是民国时期流行的印花红砖,砖上花纹是依据主人喜好雕琢的,可谓是“私人定制”。历经80多年风雨依然光鲜亮丽,体现了闽南红砖古厝“历久弥新”的特色。
墙面隔柱上嵌有砖錾的圆体字对联“罗裳拱瑞”,腰肚部分青石上刻有变体字“世界悠然”。
朝北大厝是最完美诠释闽南古建筑的燕尾脊、马鞍墙和三川脊的典型古宅。
在五店市的众多侨宅中,朝北大厝被誉为“用尽建筑之佳材,极尽雕琢之能事”。
匾额“朗山衍派”为清光绪三十年榜眼广东清远人朱汝珍书写,另外门两侧刻有对联“石鼓峰奇锺胜地;漆园吏隐有遗书。”从笔迹来看,应该也是朱汝珍的墨宝。简短14字概括了主人家族荣耀的历史,新厝不同凡响的地理位置。
上至大门顶上的字匾、顶堵,下至面墙底的柱础、角牌、柜台脚,没有一块石头不经过精雕细刻。
但当时这座大厝并未彻底完工,1937年"七七事变“,庄朝北将银两捐给了前线,大厝后期修建停工。直至1945年其逝世,也未再开工。
庄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内外悬挂“状元”、“进士”匾额数十方。
除中门上挂的“庄氏家庙”匾外,还有万历己未年庄际昌“状元”匾、“会元”匾、万历癸丑庄奇显“榜眼”匾、乾隆己未庄有恭“状元”匾,原来清代广东状元庄有恭也是青阳庄氏的传裔。
戏台楹联上的横批“横撇竖捺“。内涵之意乃是“横肩挑轻重,撇开苦为乐,竖直顶天地,捺住各成名。”
蔡氏家庙。始建于宋熙宁年间(1067—1077),经历代葺修,1940年遭日机炸毁。1987年重建,1989年完工建好。五店市的蔡氏五兄弟正是蔡氏宗族的族人。
楼顶有”眉山衍派“四字。衍派指姓氏的发源或渊源,一般以祖上的发源地来命名。这户人家应该是来自眉山。
蔡德练番仔楼是第一栋整体搬迁的老宅,1956年落成于安海泓塔,是旅缅华侨蔡德练三兄弟的旧居。180根木柱子、16万块砖,按原样原位砌上,一丝不差。
布政衙,明代官邸,建于明万历年间。系明朝进士、浙江布政司左参政蔡立敬故宅。
出砖入石。用倒塌房子的残存砖石瓦砾来建新居,富有创造力的闽南人将它糅合在一起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40cm左右前后砖石对搭,使用泥水浆石灰粘合,辅于壳灰红糖水,砖通常要比石块面略出来一点,即形成“出砖入石”的特点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