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拆”字了得

标签:
短命的建筑爆破拆建成风杂谈 |
分类: 时尚评论 |
“砰”的一声过后,只见尘烟飞起,好像来了一场沙尘暴,滚滚荡荡沸沸扬扬,目光被遮挡住,原来视野里的一切景物不复存在,随着凛冽寒风的吹拂,尘埃逐渐落定,原来一幢漂亮的大楼只剩下一半,眼前出现的是断壁残垣,一片废墟瓦砾。又好像是经过了一场战争,大楼的一半被炸药炸飞了。这就是元旦过后,我站在住室的阳台上,看到对面不远处一幢七千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定向爆破后寿终正寝,一念之间化为乌有的景象。这幢楼隶属于省科技厅,由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科技档案馆、省院校合作办公室共同使用,因土地置换用于商业开发,被强行拆除,该楼的使用寿命不足二十年,正处于它的寿命青春期,就这样“英年早逝”、“撒手人寰”了。
类似的现象在我市屡屡发生,这已不是一个独例。2007年3月沈阳体育馆被爆破拆除,9月25日沈阳第一机床厂14层大楼被爆破拆除,被拆除的还有投资2.5亿元的五里河体育场,寿命都不足30年;2009年7月29日被称为沈阳八十年代第一高楼的20层津桥住宅楼,被爆破拆除,楼龄28年,同年2月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夏宫被拆,寿命仅15年;2010年9月15日18层的辽宁展览馆饭店被拆,楼龄20年;2011年4月28日18层的辽宁科技馆被拆;并传出为迎十二届全运会305.5米高27年寿命的沈阳电视塔要拆除,在浑南异地新建600米高的电视塔;2012年6月6日投资8亿元使用寿命只要8年的绿岛体育中心爆破拆除;还有北站前24层大楼被拆、许多烂尾子楼被拆……,简直是“爆破声频频响起,高楼房屡屡拆除”。
无独有偶,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掀起爆破拆楼的风潮,2004年11月17日,上海北外滩高阳港务19层的中心大楼被爆破拆除;2006年8月6日哈尔滨太阳岛国际旅游城高10层的主楼爆破拆除;2006年10月15日,19层高、“年龄”20岁的青岛大酒店,在3秒钟内全部爆破倒塌;2007年1月6日,杭州市22层的浙江大学医学院湖滨校区主教学楼,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地,设计年限100年,寿命只有13岁; 2007年1月7日,24层的青岛铁道大厦被爆破,作为岛城曾经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存世仅仅 15年; 2010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 2010年5月,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
在英国一般的建筑使用寿命平均为123年,美国为74年。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题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使用寿命为50-100年,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通行的建筑要求,而我国最近几年被拆除的建筑恐怕使用寿命平均不会超过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
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利益驱动。曾几何时有人发现倒腾土地可以发财,便在旧房舍上做起了文章,他们将旧房舍的土地卖给财大气粗的开发商,用所得之钱到土地便宜的郊远地区搞建筑,一来一去从经济上看并不亏本,还略有结余。而开发商将旧房舍一拆了之,不管旧房舍是哪年哪月所建,也不管它是否还有残余使用功能,不管对社会财富造成的浪费,更不管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重新开发建起的饭店、住宅、商铺所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购土地的花费,可说是财富滚滚来。这种做法美其名曰:“土地置换”,实际上完全是本位主义的利益驱动,为了小单位的私利而不顾整体大利。
其二,是偏狭的政绩观使然。一届政府上台领导不是把改善民生、为广大老百姓谋利益作为己任,而热衷于追求GDP,搞一些面子工程彰显政绩,动不动就搞什么“标志性建筑” ,以偏狭的除旧布新、标新立异为理念,不惜采取拆毁挡道的建筑,搞新的项目,以达“万古流芳”和向上邀功迁升,遂拆建成风。哪还管国家资源的浪费、资金的消耗、纳税人的付出、低碳及环保、循环经济及节能。
其三,是失序的城市建设规划造成。城市建设规划要结合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具有整体观念,还要有发展观点,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一些城市的规划充满盲目性,毫无稳定性,总是随时髦、追风潮及屈从长官意识而变动,造成规划无规失划,为此城市建设出现失序状态。高楼想扒就扒,想建就建,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有人形容:“建楼就像垒积木,修路好比拉锁链”,造成许多几乎崭新、使用寿命不足15年的建筑也要殒命早夭的结局。
其四,建筑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严重的质量事故造成不得不拆除。对一个建筑物的基本要求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然而一些不法开发商或追求急功近利的官员,求量求速求利不求质不求安全,工程成为“豆腐渣工程”、“短命工程”、实际上的“腐败工程”,最后不得不拆除废掉。如海南三亚市去年9月强制拆除一栋高13层、建有460套房、总建筑面积达
一个“拆”字的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的奥秘,真可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如果没有法规来规范,没有纪检、审计、监理、质检、司法等部门的执法保证,如果没有广大群众、媒体的监督关注,它也会祸国殃民的。因此呼吁政府出面加强严格管理,出台相关政策,杜绝乱拆滥建现象,还一个有秩序的、节约资源的城市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