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人生——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上)

(2023-06-06 15:23:00)
标签:

品味人生

宽容

情感

文化

娱乐

《品味男女人生》

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必备素质,在人际关系中,宽容常常被视为一种能容忍别人的

品味人生——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上)

修养”或“雅量”,是一个人凭借自由意志做出的选择,《大英百科全书》词条:“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后者似乎更接近“宽容”一词的实质。宽容的基础,乃出于对人的尊重。体现这种尊重的,不在于一个人的信仰是否真确,是否与我同一,而在于我们承认每个人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具有理性选择一己的信仰及赋予其人生意义的能力。这是现代平等政治的底线。并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一种品德。什么是真正的品德?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拥有真正品德人,都是很高尚的,都是很正义的,都是很愿意乐于助人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好人,不会去做坏事,不会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更不会不择手段去损害他人利益的事。那么如何去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德呢?可以让他去做一件事,或是去面对一件事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做。比如说真正有品德的人做事会复杂到底,有责任心,即便事情没有做好,不会怪罪任何人,只会反省自己。再比如说品德好的人,不管在哪里,做什么事,能让周围的人放心,因为他没有私心,品德好的人,处处都会想着他人。而品德差的人,自己事情没有做好,往往总是怪罪他人。不管在哪里,总会让周围人担心,因为他有私心,稍微没有被人注意到,就会做出很多对不起大家的事。

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宽容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将相和、六尺巷”则是千百年来被传为美谈的相互谦让、为人宽容的典范,给人以有益的规劝和深刻的启迪。说到这里,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去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德,那么宽容不仅是培养良知和美德的沃土,还是一把使人向善的金钥匙,它能唤回迷失的良知,警醒沉睡的爱心。恰如雨果所说:“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社会和谐宽容,是社会进步、社会成熟、社会和谐的表现。但司法是不能讲“宽容”的,它必须“严”字当头:严格执法,严肃追究一切违法行为。倘社会无宽容,司法却纵容,那可是一个人妖颠倒的世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现实中很多人太会戴面具了,表面的正人君子,很多时候背地在没有人发觉,没有人知道的时候,在黑灯瞎火里就会干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事,但大家都不知道,也只有他哪天被人揭露了,才会让世人看清他的嘴脸,让人更深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真正有品德的人,不能光从一个表面上去看,也不能通过他做一件事来看,我们要长远去看,甚至用一个人的一生所作所为才能衡量出这个人是否到底具备一个真正的品德。

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需要长期来观察,不是暂时的表现,也不是暂时的所作所为,而是一个长期,用一辈子饯行的事。人的心思会变的,今天的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日或许会为了个人利益,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而今日的小人,也有可能哪天突然顿悟了人生,变成了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就是人心,一个很容易变的东西,正应证了一句成语,人心叵测。“衡量一个人真正品德修养,是看当他知道自己不会被别人发现时他会做什么。”这是几天前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很平实,也富有哲理。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为人处世最好的准绳,是自我衡量、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目前,我们全党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我想,真正读懂了这句话,并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就做到了“品德端”。当你手握“生杀大权”的时候,当你游离于组织和人民群众“八小时”监督之外的时候,当你正在做出关系一个地方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的时候,当你捡到一笔数额可观的钱而未被他人发现的时候,当你独自一人与生活最底层的群众交谈而未被摄像机对着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也就代表了你真正的品德修养。

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可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全体社会成员的品德修养素质,关乎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关乎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翻开历史的画卷,品德修养,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立身之本、治国之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们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只有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易经》可谓是衰世之学,它的兴起恰恰是在世道的衰败之中,面对这样的时代,圣贤君子们总是忧心忡忡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在残酷恶劣的条件下,通过推演易卦,写作断辞,提醒世人必须具有忧患意识,时时不忘修养自己的品德,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获得人生和事业的进步。今天,我们学习借鉴《易经》“九卦之德”,有着许多的启示和教益,目的就在于修养好我们的品德。基础在哪里呢?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的行履之处。所以,一个人要进德修业,就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体现到具体的行为举止之中。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有些人,嘴巴上讲得好听,给人的感觉是修养非常高,但行为表现与说的不一样,没有把言行统一起来,履行好自己的诺言,往往被人们瞧不起。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基础厚重与否,那么你就会在自己的精神上就会达到一种宽容和谐的状态,并落实到行动上,让领导和群众感到你这个说话是算数、说一不二的。(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