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论文)
(2018-06-11 17:05:32)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沟通。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法和阅读,往往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了“哑巴英语”。这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初衷。因此进行口语能力训练,从初中生中就开始培养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初中毕业时说的方面的要求是: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能在口头表达中适当地进行自我修正;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能用英语表演短剧;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提高学生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就是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口语教学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 应试教育思想对师生认识的影响
多年来“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分化十分严重。学生在朗读时断句,反复,语音,语调,意群不正确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足以反映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语训练的不足与重视程度不足。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也与中考只有笔试而无口语测试有一定的关系,它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基本都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对教材中口语活动的内容也只是浮于表面,做做形式而已。
2. 缺乏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将学生置于一个需要用目标语交际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境的机会,课堂学习是其语言习得的主要环境,而又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师资力量的影响,教师的课堂英语用语使用较少,使得师生间缺乏思想上,信息上和情感上的交流。
3. 词汇量储备的不足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物质。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所说的:“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东西。”其重要性自不必说。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国初中生毕业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1600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应达到300个,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达不到规定的学生要占大多数。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在这一方面多下下功夫。
4. 畏难及恐惧心理在作祟
胆小,羞于开口说英语是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所以导致他们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所有这一切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平时缺少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使学生未能养成一种自主感。
因此要真正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绝不可忽视口语训练的时间,更不能任意删掉或敷衍应付教材中那些很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处理好,不能再一讲到底,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去教学语言的交际实践,把教材中的“talk
time ”等口语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下来,按照活动中的任务要求去扎实的做,就会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那么如何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呢?首先我们要清楚《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应能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课标中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中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夯实语音基础
准确的发音是交流的前提之一,含糊不清或错误的发音往往会使交谈着一方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甚至还会引起误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教学中我们老师一定要利用好国际音标,准确理解和学习每个音标,能根据音标准确读出词汇,能够准确地读出完整的句子,最终达到正常的语言交流。
2. 让口语练习成为一种常态
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外语学习者不是生活在所学语言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得他们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其所学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让课堂成为提高学生口语的主阵地。作为口语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又是参与者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尽量抛弃母语,而想方设法多使用英语授课,使学生从起始阶段就沉浸在英语语言的氛围之中。在学生起始阶段尚不适应的情况下,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手势,演示,音调,动作等的变化来帮助他们听懂,随后让学生模仿做,学着说。另外可创造条件在校内开展英语角,组织英语比赛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多听英语电视节目作为课内训练的延伸和补充。
3. 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训练
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最主要条件。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说英语的真实情境是英语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我们的课堂模式进行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英语老师要在英语教学的同时,尽量去多创设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情境,如问路、购物、看病等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逐渐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以来学生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另外这样做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创情景自由发挥,并让其在教室前进行表演,增强其自信心和胆量。
4. 养成积累英语习惯用语和谚语的好习惯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英语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口头交际和书面写作方面,这一切皆源于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交际语言的理念。我们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其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灵活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学生们明白英语是一种结构语言,有其自身的基本句式,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同时还有生活中不少的常用谚语和俚语。这些都构成了英语的基本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收集,多传阅,日积月累来丰富自己的英语语言素材并做好口头翻译练习。
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做到提高他们对英语口语重要性的认识,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又要让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和实践活动贯穿于常年的教学之中。要时刻牢记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提高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训练下去才可得以提高。为达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目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力争改变教学中以自己为中心,过多以分析语法结构,讲解及机械句型操练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用英语说出来、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