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线上教学之点滴

标签:
教育 |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行动走在前。作为一名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用心每一件事情,保持教书育人初心,就是以实际行动投入战“疫”,用行动诠释着为人师者的担当和责任。在校领导科学部署和安排下,开展了有效线上教学。我们三年级在组长组织下通过多次视频交流分析、思考酝酿,制定教学计划,精心备课,为线上课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我作为一名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也引领学生来一场丰富、有趣的学习之旅。
下面分享我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的背景分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故事讲一个急性子顾客在冬天里想做一件棉衣,慢性子裁缝让他到明年冬天来取。急性子顾客由于等不及,就急着要求把冬装改成秋装,又把秋装改成夏装,最后要求把夏装,改成春装。每一次要求,裁缝都欣然答应。可是,原来他什么都还没做,布料还在柜子里一动没动呢。这篇课文以主要人物作为题目,“慢性子、”急性子”直接点明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篇幅较长,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清晰地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表现力较强,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对于篇幅较长地课文,对于三年级地学生来说接触不多,所以本节课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的方向,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复述课文,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教学时聚焦人物对话,按照时间顺序,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通过理顺序简要复述、品对话详细复述、仿写法创造性复述三种形式,掌握复述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二、案例的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裁缝和顾客,裁缝呢,性子很慢;顾客呢,性子非常急。这个故事读起来让我们会心一笑而又十分难忘。本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裁缝店,看看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出示课件)
(二)、回顾课文内容,简要复述。
1、文章内容梳理:借助表格,指名简要说说故事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大家抓住了关键词,按照时间的顺序填写了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详细地讲给爸爸妈妈听。那我们用几句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把它明明白白地讲出来,这就叫“概述”。那你能根据表格,概述一下这个故事吗。谁来试一试?
师:谁还能说得更简洁?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一位急性子顾客到裁缝店里做棉袄,随后三天他分别要求改做夹袄、短袖衬衫、春 装,而慢性子裁缝连料子都没有裁的故事。
师:用上了 “随后三天”“分别要求”,使表述更简洁, 了不起!
(三)、关注对话,了解性格
顾客说:“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这个故事以对话为主来安排情节,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性子急和慢呢?我们一起走进裁缝店去听一听,看一看。
师: 多么有趣的小故事啊!但是要想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还要讲得更加生动、形象,就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句。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第一天顾客和裁缝的对话,试着读出裁缝和顾客的语气。并思考:“第一天的对话里从哪你感受到了顾客的急性子?”圈画出关键词句,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我可等不及”,“我是个性子最急得顾客”,直接写出顾客急性子的特点。
生2::我交流的句子是“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顾客根本等不及裁缝的回答,而是自问自答,看出他真是个急性子。
生3:我补充。这里的三个问号,三个季节,时间越来越近,反映了急性子顾客一次比一次急切地想把衣服做好。
师:这里有个省略号。想象一下,急性子顾客内心恨不得什么时间能拿到衣服?
这个冬天(这个星期。一天时间)。
生4:我画的是这个句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我从“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个动作看出他十分着急。
师:“噌的一下子”通过声音,很好地表现了顾客的急脾气。“噌”是拟声词,写出顾客“跳”得迅速,把顾客惊讶的情感和失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体现了顾客的着急。真是心急火燎啊!
生5:我来补充,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也能看出顾客是个急性子。
师:我们通过语言、动作、声音,感受到了顾客的急性子。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截然不同,裁缝呢做一件衣服居然要一年的时间,这个速度真的是太慢了。课文中裁缝让顾客别走又耐心地说服顾客,也体现了他的慢性子。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出顾客和裁缝的性格特点,哪两位同学给大家情景再现下呢?
师:从他俩的对话中,我们发现急性子的人说话干脆利落,做事雷厉风行;慢性子的人说话慢吞吞,做事拖拖拉拉。那我们朗读时,要突显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句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探讨其他三组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化认识急性子和慢性子。
师:时间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课件展示)面对顾客的要求裁缝满口答应。
到了第三天,急性子顾客又有什么新的要求呢?(课件展示)裁缝还是满口答应
又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展示)
听到布在柜子里搁着,还没开始裁料时,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此时他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展示)
师:面对急性子顾客不断改变要求,裁缝都满口的答应,没想到的是裁缝居然连布料都没有裁。这样的结尾,既在读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恰恰又说明了裁缝是个超级的慢性子。
(四)、走进文本,复述故事
师: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同时也留给我们很多遐想。由于篇幅太长,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就会有些吃力,所以我们就要想个办法去简化它,如何做呢?
有心的同学已经想到了我们可以借助表格,这样就能大体把故事内容讲出来。不过,我们复述的时候,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添枝加叶地把故事讲出来。比如,这句话:“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联系下文,会走进一位怎样的顾客呢?(一位满头大汗的顾客、—位脚步匆匆的顾客)。
过渡语:那无论是性情急躁的顾客还是慢条斯理的裁缝都让我们难以忘记。同学们,经过大家的探究,我们学会了利用表格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故事讲清楚,而且我们还要关注人物对话,从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词句中,体会了人物的不同性格,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具体。
(五)、总结全文,评价性格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性子太急,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性子太慢,会错过做事的最佳时机。在生活中,我们要遵循事情的发展规律,把握机会。不能不经思考,不做好准备,就急于求成,更不能养成做事拖拉的习惯。
(六)、拓展延伸,创编故事
1.复述故事: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故事讲给家人听。
2.创编故事: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模仿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想象人物对话,讲给同学听。
三、案例的理念反思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方式。这一单元内容告诉我们:人文主题为“你就是故事中一员”,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这就使得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非常清楚、明了,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故事。故事通过生动的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准确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教学时聚焦人物对话,按照时间顺序,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通过理顺序简要复述、品对话详细复述、仿写法创造性复述三种形式,掌握复述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在课文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裁缝和顾客说的语句,通过朗读感受人物性格。在教学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慢性子裁缝的“慢”和急性子顾客的“急”。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比较二人的对话,从对话中体会慢性子和急性子的特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人物的特点,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努力调动每一个成员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想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获得充分自主的发展。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内容。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战疫情应急之举,更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拥有不一样的课堂,会采撷别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