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沟红色沉积厚达500m
http://s7/bmiddle/002ksTGuzy6PA6Hi56e76&690
临夏盆地新生界红色堆积厚度400--1600米,红层之上为100-400米的第四纪湖相地层和黄土。大夏河是一条南北向正断层,把盆地一分为二;东部上升盘埋藏丰富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西部下降盘目前仍以0.5--0.6mm/a
速度并入青藏高原。
【距今3018万年--360万年的毛沟磁性剖面】
http://s3/bmiddle/7f3ca046xc87b1cf0e142&690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红色地层在上世纪60年代临夏幅区域地质测量中,因发现三门马Equus sp
羚羊Gazella
等哺乳动物化石,被定名为上新统临夏组,1974-1984年间群众性挖掘大量化石,临夏州药材公司以每斤0.2元的价格收购中药材原料龙骨达3000多吨,后引起中科院等古生物专家学者关注,当地政府从民间收藏者赵永昌处收集化石200多件,化石一经展出引起社会关注,和政县又多方筹集资金260万元收购和政三趾马动物群,东乡龙旦动物群化石6000多件,2001年12月在临夏召开的:“中国.和政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群开发保护研讨会”上,六位院士一致认为;临夏盆地晚古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群如此丰富而多样,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特别是三趾马动物群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2001年以来和政县先后建立了3期和政哺乳动物化石博物馆,和政桦林国家地质公园,共收藏哺乳动物化石20000余件。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前往考察,发掘,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兰州大学所做:临夏盆地龙光动物群,青藏高原临夏盆地古地理,古地磁,晚新生代地层剖面测量等均取得丰硕成果。上世纪80年代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邓涛博士等经广泛深入的鉴定分类;在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地层近70个化石点发现了8个不同层位的哺乳动物化石群。确认临夏盆地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兰州大学地貌学家李吉钧院士等地磁测量确认;临夏盆地毛沟,椒子沟红土剖面;王家山-银川沟晚新生代黄土剖面,堪称亚洲大陆最连续完整的新生代陆地剖面,由此以来,中国就拥有了青藏高原东北缘自3000万年以来连续而完整的地层序列和地球生命演化史。
临夏盆地王家山-银川沟地质剖面图
[来自兰州大学学报,李吉钧,方晓明,马玉珍等】
http://s11/mw690/002ksTGugy727kMhTiG1a&690
临夏盆地巨犀动物群是生活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哺乳动物,生活于低海拔,温暖湿润森林为主,间有开阔地带的环境。牙沟巨犀有2种;Dzunganothenumoygosense个体特别大,头骨长1.5米,据推测;肩高5.5米,体重24吨。另一种个体小Paraceyathenum
;巨犀动物群中以犀牛占绝对优势,东乡椒子沟,牙沟紫红色泥岩与褐红色砂质泥岩互层,厚度为225米。在椒子沟第五层出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有嵌齿象,准格尔巨犀,和巨大的猪齿兽【新种】出现了进化相当成功的啮齿目跳鼠组合。巨犀和猪齿兽都是欧亚大陆渐新世代表性动物,那时甘青新大地还是广阔的平原海拔高度小于500米,在青藏高原北缘巴基斯坦发现准格尔巨犀化石,巨犀动物群在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尚可自由往来,所以留在临夏盆地的化石不是很多。
【天山副巨犀】
http://s14/bmiddle/002ksTGugy7299Qod5j1d&690
【临夏盆地牙沟吐鲁番巨犀复原图】
http://s9/bmiddle/002ksTGuzy6Rl7fZUdG18&690
下图;牙沟副巨犀
Dzungariotheriumturfansis 左上臼齿牙齿化石长度107.2宽89.0mm
产出层位为锈黄色砂,砂砾岩。
http://s8/bmiddle/002ksTGugy72Bi1E7dB37&690
http://s6/bmiddle/002ksTGuzy6PNuMCBs935&690
临夏盆地中中新统出露广泛,主要地点有广河买家巷,上庄,阿里马吐,杨家,官坊,下寺沟等地
。尤以广河阿力麻吐,和政老沟出土化石最多。1980年省地质局区测一队在临夏盆地开展地质普查过程中在和政杨杜家村咸水河组发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后经中科院古脊椎所与古人类所鉴定为铲齿象,安琪马,利齿猪.此后又陆续发现许多化石分别来自广河,东乡,和政。充分说明距今1500--1200万年的铲齿象化石虽然在旧大陆各地都有发现,但是最典型,最好的化石在中国,就数量而言临夏盆地居全国之首。铲齿象动物群生活在中中新世河湖密布的草原沼泽环境,同期生活的哺乳动物有巨鬣狗
petcrocuta.sp
体重超过非洲狮,数量多,头骨保存完整;另有爪兽,古鹿,角羊,河狸,跳兔,半熊,嵌齿象等21种。-
【临夏盆地中中新世老沟铲齿象化石群剖面】
http://s5/bmiddle/002ksTGuzy6PNvh0SZma4&690
【铲齿象化石骨架】
http://s5/bmiddle/002ksTGuzy6HLA1vdkw04&690
角羊化石
临夏盆地挖掘出成千上万大唇犀头骨化石,由此被誉为“大唇犀王国
http://s2/bmiddle/002ksTGuzy6N65x1nj361&690
【大唇犀头骨化石】
【巨鬣狗头骨化石】世界最大的“狗头”
世界最大的猪头,头骨长达73.5cm,额部长独角,体重达800公斤硕壮如狮虎,2005.5月发现于临夏盆地和政买家集。【库班猪骨架化石】
http://s1/bmiddle/002ksTGugy72BfsNEIw00&690
犀牛头骨化石
http://s4/mw690/002ksTGugy72BfsY6dBa3&690
库班猪骨架化石
http://s12/bmiddle/002ksTGuzy6Nu1quB1p7b&690
距今1200万年前三趾马动物群通过白令海峡自北美洲来到亚洲,又迅速扩散到欧洲和非洲。中新世晚期,临夏盆地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消失,出现稀疏干旱的草原。生活于距今1000-700万年的晚中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足迹遍及临夏盆地和政,临夏,积石山广阔范围。布氏和政羊为新属新种,是三趾马动物群中最有特征的动物之一。仅和政博物馆就保存头骨170个,数量仅次于大唇犀【270个头骨】它其实不是羊,属麝牛科一种全新的动物,与欧亚大陆所发现的麝牛类都不同,尤其是角的形状和伸展方向等在麝牛科中独树一帜。最早由瑞典古生物学家布林命名。三趾马化石大量出土于广河阿里麻吐后山村,所有化石几乎全部产于灰黄色泥质粉砂岩中,总体上与宝德三趾马动物群很相似。时代是晚中新世晚期,化石包括:啮齿类原齅鼠,副竹鼠,甘肃豪猪,食肉类短吻犬,中华副美洲獾,近狼獾,印度熊,副鬣狗,剑齿虎,四棱齿象,三趾马,山西犀,伊朗犀,临夏副板齿犀,爪兽,小旱獭,安氏猴,甘肃副长吻猴,德氏犬,徳氏狗獾,锯齿虎,泥河湾巨额虎,龙旦日本鹿,短角丽牛,萨摩麟,小齿古麟,长颈鹿,角羊,布氏和政羊,羚羊等,临夏鸵鸟等60种以上哺乳动物化石。-
【和政羊头骨化石biacri】
http://s7/bmiddle/7f3ca046x77ae4815bc16&690
临夏盆地【三趾马动物群复原图】布氏和政羊 -
http://s7/bmiddle/7f3ca046xcd711049bee6&690
【临夏盆地陆龟化石 】
【东乡副长吻猴头骨化石】迄今为止,国内唯一首次发现副长吻猴完整头骨化石。
http://s6/bmiddle/002ksTGuzy6Sjt55mjH65&690
小旱獭
http://s3/mw690/002ksTGugy72wA5u7iq72&690
头长四角的萨摩兽是长颈鹿的祖先,最早发现于希腊萨摩斯岛故名。下图是生活于临夏盆地距今1200--500万年的晚中新世【萨摩兽化石骨架】长颈鹿由最早的鹿科动物分化而来Climacoceras后来演化出的古麟Plimacoceras是一种中中新世头长两角,短脖子的长颈鹿祖先;到中新世晚期古麟进化为萨摩兽。
Samoterium
http://s9/mw690/7f3ca046xcd7114967ae8&690
临夏盆地东乡龙旦真马动物群时代相当于北方泥河湾期,龙旦埃氏马很特殊,不同于已知各种马属。生活在距今300--200万年时的早更新世,气候炎热干旱,青藏高原进一步隆升。该群哺乳动物还有中国虎,猕猴,披毛犀,羚羊,西瓦猎豹,假达玛鹿等32种。
【东乡龙旦动物群埃氏马头骨长72.5cm】世界已知最长的马脸
临夏盆地和政【三趾马化石】身长约1米。
http://s11/bmiddle/7f3ca046xcd3f51101aca&690
http://s13/bmiddle/002ksTGuzy7pHR7Fzly8c&690
剑齿虎
http://s14/bmiddle/002ksTGugy72wArpvTT6d&690
龙旦动物群发现于1999年,共6个目
31种动物,1个新属11个新种。
世界最早【披毛犀头骨化石】发现于临夏盆地龙担动物群
http://s9/bmiddle/002ksTGuzy6NrJxvZ2028&690
【披毛犀复原图】
http://s1/bmiddle/002ksTGuzy6HZVDltlK20&690
龙旦动物群化石名单;埃氏马,羚羊,弥猴,松鼠,黄原狒,狐,直隶犬,狗獾,貂,西瓦猎豹,豺,巨额虎,剑齿象,猞猁,古中华虎,豹鬣狗,爪兽,披毛犀,达玛鹿,丽牛等31种。
【头长四角的萨摩麟】
http://s8/bmiddle/002ksTGuzy6HZXtxUP567&690
剑齿虎生活于晚新生代内陆河湖相环境,据化石推测临夏盆地广通河流域种群达500只以上。头骨长42cm,剑形上犬齿长达13cm。1940年瑞典古生物学家布林认为弯曲似剑的上犬齿主要用于撕裂已死象类犀牛厚皮。剑齿虎并不是真正的虎,分类上与虎相去甚远,猫科真虎起源于100万年前的华南。
【巴氏剑齿虎头骨化石】
http://s3/bmiddle/002ksTGuzy6Nu2I4hRo92&690
【剑齿虎复原图】
http://s9/mw690/002ksTGuzy6HLDI2whab8&690
14【临夏盆地剑齿虎化石】
http://s5/bmiddle/7f3ca046xcd57b5f846d4&690
http://s6/bmiddle/002ksTGuzy6Nu3yUz3L75&690
鹿科动物属草原动物,临夏盆地西南部太子山区自古就有野生鹿群繁衍生息,迟至上世纪70年代当地农民曾捕捉到一头俗称沙迦的四不像鹿,被临夏红园动物园圈养达10余年。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态逐步恢复,太子山高山峻岭中野生鹿群不断繁衍生息,步入山中鹿鸣之声不绝于耳。
http://s16/mw690/002ksTGuzy6NrK0DR7xef&690
http://s14/mw690/002ksTGugy72BhM1Djv6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