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也有回音壁你知道吗?——曲江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游记

标签:
西安曲江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游记 |
西安也有回音壁你知道吗?
连想到在高新区所见到的以为是一处很大的公园呈L型,城墙遗址嘛!就按照网上提示前往了。那日坐四号线地铁到达大唐芙蓉园站,出站向南直行一段就见在雁南二路与雁南三路中间有一长长的林带。于是问路边环卫工人,遗址公园大门在何处?得到回答却是随便都可进路中间林带即是,无大门。
于是来到路中间的林带,感觉里面空气清新,翠绿一片。第一眼看到的是草地上一座石门雕塑,造型特殊。走近看这座雕塑门,西面顶端镌刻着“前无古人”,下面分列左右的是青龙,白虎;东面顶端镌刻着“后无来者”,下面分列左右的是朱雀和玄武。“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八个篆书大字,肯定是用来赞颂唐代大诗人登峰造极的成就,真是恰如其分!
看到林带很宽,又见了指路标,决定先从左侧路西去。只见宽阔的林带内修有很漂亮的儿童娱乐场,人边走在大路上,耳边阵阵传来低低的朗颂声,侧耳一细听都是首首熟悉的唐诗,原来草坪内安装有小广播。以形成诗情画意的氛围!
前面来到一环形建筑前,外墙刻满唐诗,龙飞凤舞的字体,等步行到右侧的门口,三个“吟诗坛”大字赫然出现。这便是传说中的西安回音壁所在!只见内外环墙壁上刻满唐诗,沿环中道路进入,就来到错口的一进内环入口。我便沿内环三级台阶下到坛中央的园形平台上,黑色大理石铺成的吟诗坛坛心光洁照人。我只站在坛心上朗读了一句唐诗,就听到四周传来诗的回音,果真如此。只可惜来此游客甚少,大多只在入口处张望一下便离去!殊不知这是唐城墙遗址公园璀璨的“闪光亮点”之一。我离开坛心后再细看内环壁上除刻满唐诗外都镶嵌了全是与吟诗有关的字,如喊、呼、唤、唱、啸等等,没有一个重复的足见费了心思!
离开吟诗坛,继续向前行。看右边有一池塘,塘上修有水榭,池边岩石垒岸,绿柳环池,风景秀丽。再看池中一排喷泉射出,四周空气湿润,真是一处天然氧吧!而路的左边草坪上却是一副充满情趣的雕塑造型:两位顽童踩在了石球上,象似要滚动石球。这黑白相间的石球上又分别刻有平仄两字,全是与诗韵有关。
在这浓密松树荫下有一露台休息处,原来是与一书屋紧密相连。不失为一处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走过池塘前面又是一片草地,此处见到一标识牌,指明向左拐弯处是围棋广场。等我走过去一看,就是在地上砌有围棋盘,筑有黑白棋子,只是巨大而己。看来都是与诗有关的作品,想唐伯虎有一首打油诗道: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样样不离它。如今七样皆更改,柴米油盐酱醋茶!
沿着左侧的林荫大道一直向前走,发现两边的石刻,雕塑越来越多。看这是李白的诗句石刻与人物造型;望那边是杜甫的诗文石刻;有独特风格的是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在草地上筑有一半边硕大的砼琵琶,将此“琵琶行”刻于其上,使游人老远就知其诗名了,十分形象!
前面是一阵下坡路,路左边一排十个石鼓整齐排列。走近一看原来是韩愈有名的石鼓歌,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石鼓文系中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韩愈以为周宣王时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初唐时,石鼓出土于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韩愈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写下长诗《石鼓歌》。
路过石鼓后,右边又有一凉亭立于一池塘边,因池塘在修整,故没有下去了。前面就走到了这一段公园的尽头,中间隔了一条马路。看对面还有一些仿古建筑,也就信步走过去看了看。然而都关闭了不开放,看横匾是博物馆之类。便问路边的环卫工人,再过去是什么地方,答曰就是大唐不夜城了!
插图文字说明
1.
5.
8.
10.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7.
28.
30.
接上文
我便折回头从公园右边的一道通道返回,刚要过马路正好见到公园尽头有二排立柱,前排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七根字柱,后排是著名诗人名字柱。看来在突出公园主题要创造唐诗意境!
又路过在修整的池塘,沿一条青砖铺成的小路前行。中途有一些石刻雕塑如石马,也有一些不锈钢的雕塑,如闻名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创意作品。
也辟有供职工体育锻练场所如篮球场,突然见路边垒有一逐级高的四方五座石台,顺便走上前去辨识,原来是“更上一层楼”五言诗台。随后又走上了右侧主道路上,公园中间宽敞的空地上立有唐诗文化柱,使游人在休息的片刻就很方便地温习到唐诗。
经过一块位置指示牌,见到标有枯山水景点,使我马上连想到曾在西安世博园也见到日本奈良的枯山水,决定要看看中国式的枯山水!恰好又见旁边立有四位金色美女雕像,走近看底座上的说明,原来是中国字的四声读音手式标示。真是处处围绕诗的相关知识在普级!
这就来到临池水榭了,便步上能往水榭的水面木栈道,享受着近水知音的乐趣!
离开了木栈道,仍旧沿右侧大道一路前行。此时路边的诗情创意雕塑比比皆是:有《过故人庄》的“把酒话麻桑”;有《白居易·草》的“离离原上草”;更有“海内存知已”的寓意石刻。
一路欣赏,不觉又路过了吟诗坛,又见那绿茸茸的草地,一切充满生机。按指示牌枯山水点是在我进园时的东头,于是穿过来时所见的造型特殊石门雕塑,前面看到一老者在忘我的抚琴的雕像,身后是一遍竹林。在路边有一标识牌,原来已来到竹林馆不远,而枯山水还在前方。
我向右前方望去,沿公园边境是一片竹林,有一条石板小路通往其间,旁边还设有小卖部,这便是竹林馆地所在。翠竹青青,绿草如茵,小路幽静,日月清风!
与竹林馆紧邻的就到了枯山水景点,所谓枯山水是日本园林的一种,由中国汉代传入日本,但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并没有水景,其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
我站在了枯山水景前,举目望去,白细石一片,相嵌在树林环绕之中。景中心立简单凉亭一座,整个景致简洁明快。而景前左边还有一块山水,中间铺有石板小路可通往公园外。看到此时我已在公园中游览了一个半小时之久,也该休息了,于是就从这条通往公园外的石板小路走出了公园。
等走到马路上抬头一看,十字路口对面高耸着西安广电大剧院的招牌。公园地点还是很好找到的,只是没见大门与门楼或标志石等。感觉路东边还应有一段,只好下次再来了,先原路返回家中。
Z1l2a3写于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
插图文字说明
31.
35.
37.
39.
41.
43.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