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城墙遗址上的寺院(下)——三探西安西五台云居寺

标签:
西安西五台云居寺 |
建在城墙遗址上的寺院(下)
接上文
两次来西五台虽都只见到其中一角,但还是头尾连贯,总算对全寺有了一个轮廓。西五台与一般佛寺的朝向有所不同,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级而上,一台高于一台。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劳素,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
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又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欲又称云居寺。
据《西安府志》记载“其台基于唐,创于宋,屡葺于明。”由於年代久远,战火频繁,屡毁屡建,究系何代建造,众说不一。想必就以皇家寺院相待,也好扬名!云居寺历来为尼僧道场,现有比丘尼五百余人。
俗话说:一事不过三。真是过了初一,还有十五啊。等到了阴历二月初一,刚好是阳历3月17日星期六,我决定上午再去云居寺,天气晴好,想不会再关门了。
一进寺院,到处是烟雾缭绕,前来还愿上香的信众不少。首先瞻仰天王殿,弥勒佛端坐莲花台上,四大天王在旁并列。其佛像与一般大肚弥勒不同,天王站位也不同,很有特点。殿檐下的匾额《天王殿》为本寺主持吉祥法师本人题写,她曾在四川尼众佛学院学习、获研究生班学历。后又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佛教专业。现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
走到天王殿后面有护法神韦驮菩萨站立,双手平端降魔杵。看来此寺可以挂单,虽小但有一定规模了。
转身看灵应台上观音大士殿门开着,便走到台基前细看其身所嵌题名“灵应台”三字由赵朴初老先生所书,旋即登台前往参礼。参礼之时见观音像不是平常所见的站立像,也不是手持莲花或杨柳枝及宝净瓶,而是随手坐像。原来是观音有三十三化身相,此为第三十化身相:一如观音(迦楼罗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雷鼓制电,降雹沭大雨, 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这里是就灵应台!
站在灵应台上向后看大雄宝殿今日开放,连忙就又下去。看到灵应台后贴墙建有伽蓝殿,殿内站立关帝像。又见坪中一棵大树下摆放有观音石像也有人在烧香拜佛。
来到大雄宝殿前,前来拜佛的多为老年妇女。今日走上殿台基看到左架鼓,右挂钟,而且是活动支架可移动,想是苦于场地不便修钟鼓楼,以此来弥补。
礼佛大雄宝殿,见释伽牟尼佛金身端坐,两侧站立弟子摩诃迦叶和阿难侍者,构成“释迦灵山会说法像”。《大雄宝殿》匾额仍是吉祥法师题写。
来到大雄宝殿后,殿门未开,后面即为西五台的第二台,赐名文殊台。此台正面为石梯约有四、五十级之多,看到一些老年妇人登台真难,但心虔诚还一步步往上登。我登上文殊台见只供奉了一尊文殊菩萨,没有五大菩萨。那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端坐无畏青狮上,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披靡。想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此西五台建文殊台甚是情理之中的。
站在高台再向后看,那第三台地藏台又高一层,且造形更气派,两侧还建有三层楼的僧房,翠竹满庭园。再向下看院落大门也开了,今日可以成行。
绕到文殊台身后出后门,进对街的中台院门。庭中站立一观音石像,手持净水宝瓶,衣着随风飘拂,象似站在南海之上。此为观音第十三化身相,一叶观音(宰官化身相),身后是一丛竹林环绕。想此台集中了寺院的大多数僧尼,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来到观音像身后是一空地,中间摆放了一列十位小沙弥石坐像,神态尤萌,各人手印不同,每个坐墩上都刻有佛教六度二字,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想是要僧尼们牢记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吧,足见主持的用心良苦,领导这五百僧尼也不是易事,清规戒律一样也不能少。
前面就到西五台的第三台地藏台,周围还在基建,登台石梯好象是刚刚修好。看石阶上修有丹陛,在这是双龙祥云图。进台月门旁有一副对联“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我一直走上第三层楼台上,见到所供奉的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手持锡杖,骑坐在“谛听”神犬之上。
我拜佛完毕来到台前平台,俯栏眺望,在四周一片现代楼房之中独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寺院,可见大雄宝殿与文殊台的雄姿。眼下两排长长的僧房被一行行柏树隔开,庭院中未见任何僧人走动,真是佛门净地。
绕到地藏台第三层平台后,放眼望去,那西五台之第五千手观音台尤显鹤立鸡群,虽有四周花木映衬,难掩一片民居杂乱。
从地藏台前门出来,刚好又遇到几位老人,正打转身往外走,我便告知地藏台上门开着,未曾关闭,适才旁有人代答是几位老人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登高台了。阿弥陀佛!
熟门熟路穿过居民区,直接到达后台门首,见黑底金字匾额《卧佛宝殿》高悬。后脚刚离开门首,前脚已将进到殿内,可见地方的紧凑。据说卧佛殿内卧佛塑像及侍立两侧的十大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明代塑像珍品,此殿系明代秦王朱樉所建。但见卧佛在幔帐内,身披金黄绵被,供桌上摆满鲜花供果,人们已无法瞻仰佛像。加之刚才在大雄宝殿前就被义工制止拍照,故未敢再多拍照片,从殿中穿过到后台庭院。
院内香火旺盛,来了不少婆婆老老。我就直接上到台基上,基内为云居寺西五后台学佛内苑,堂内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我一口气又登上千手观音台大殿,进殿参拜观世音菩萨。抬头望去此处菩萨宝相特别,菩萨相有五层叠加,下三层为三面菩萨相,上二层是单个等身宝相。据闻只有南海三亚海上观音像是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从每尊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观音像,要环绕一周方可看清三尊手势各异的观音像全貌。而此处则不同,可一目了然。
佛家解释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在这里可能是让信众时时感受佛的加持和护佑,象征智慧、平安、仁慈。
走出千手观音大殿,来到前平台栏杆处,下面庭院中正是敬香高峰,信众络绎不绝,香烛燃放,青烟淼淼。西五台以观音起,以观音收,反映了观音信仰的强大影响力和在中国信众心中的无比地位。
至此我才算三探西五台云居寺功德园满,这就是建在城墙遗址上的皇家寺院。有网友心细,从卫星地图上找到西五台云居寺的俯视全景,并标有编号1.山门;2.韦陀殿;3.灵应台;4.大雄宝殿;5.文殊台;6.地藏台;7.卧佛殿;8.千手观音台;9至12均为寮房。让我们很直观分辨出此寺院的前台(1~5号),中台(6.9.10号),后台(7.8.11.12号)三段部分。综观全寺只因地形关系被分割成三段而显得不规整,其实有一定规模不见得小。看那么多信男善女前来上香拜佛,足见其知名度之高,影响之大。加之又有不少义工参与忙前忙后,胜似法事一般。听全寺各个大殿里罄音阵阵,清脆击心。这是我见过的最传统最正规的礼佛时的仪式,让前来参拜的人心悦诚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由于被佛教泰斗本焕长老授予禅宗法脉第四十五代传人吉祥法师任主持以来的努力,才使得千年古寺焕发生机,佛法光大。
Z1l2a3于2018年4月14日星期六西安
插图文字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