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摘录一九三
(2023-06-03 15:50:13)2023-5-3
这个死,说近一点的话就是,前一刻的你,其实已经死去,而这一刻的你,正面临死去,只有后一刻的你,尚未曾死。
---------------------
有时候用燃指,表达的是身不可执的意思,而不是用来表达我对你有多么敬重的意思。那么有时候燃指表达的即是一种明志的意思,比如我对佛法僧非常敬重,所以我用燃指来明志,这样也是可以的,但这样的燃指,与一些邪教组织强迫别人臣服、并用来震慑徒党人心,是有区别的。
---------------------
你看十二因缘,必须断了其中任何的一个环节,十二因缘,即不再轮转,这叫出离轮回。所以人内心的这个执着必须断,这个断,与你执法为常、为断的这个断,是两个意思,前者的这个断,为断尽妄想执着的意思,后者的这个断,是认为法灭永断的断灭论的观念,这里是有区别的。
---------------------
2023-5-8
阿魔也懂这些?那么自性功能是什么的意思,是说自性自能生出这样的功能来?据我所知,自性必须依于缘起,才能有这样那样的功能生起,离开缘起,自性也是没有办法自变出六根、六尘这些东西来的,所以既然必须依于缘起,怎么能说见闻觉知、六根、六尘都是自性功能呢?
---------------------
我觉得无疑无惑也不一定就是明白的意思,决定认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不再起疑,这叫无疑;于不决定中,不起这个疑惑,不去认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叫无惑。所以无疑是决定认为,无惑是决定不认为,这个认为或不认为,内心都是坚定的,这叫无疑无惑。那么这个无疑无惑,不是指一定要去明白任何事理的意思,而是指这个心不起疑、不起惑,安住于决定认知不动摇,名为无疑惑。那么这个无疑惑,一般依据于坚实的定见而建立。
---------------------
说的有道理,简单来说,即是返相归性的意思,若任一根能够返归于这个寂灭的心性,则六根同时能返,这叫六即一。但我觉得,真正要返的,是这个第六意识的分别作用,这个分别识返相归性的话,其他五根或五识才能随之而返。前五识果上圆,我理解的意思是,它不能自返归性,须待第六意识返相归性,然后前五识才能同时返归心的这个寂灭体性。
----------------------
这个自证不需要修炼,因为这个心,分分秒秒其实都在自证中。只是因为无明妄想,把这个本来清楚明白的自证遮盖掉、而转成了无明妄想,那么如何除掉这个无明妄想,这个需要修炼。
----------------------
这个胜义无性,我觉得你这个解释不错,这个无性,我理解为无遍计执性、以及无自我主宰之性的意思,但非无真如这样的自体之性,这个自性即是指能起各种妙用的意思,而不能把这个无自性,理解为什么都没有的断灭来理解的。
----------------------
喝水就是喝水,这里不需要知道水是什么,喝又是什么,不需要起第六意识去分别知道这些名相,这叫离了名相。所以说这个名相因分别而起、因分别而得,离了第六意识的分别,即不会有名相生起,若名相不生,即说第六识的分别不起,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即是明白了第六识生起之因,这叫明六。但从喝水的这件事看来,虽然这里没有名相,但仍然有这个事相存在,这个事相因何而起?
----------------------
关于这个六的说法,有明六、破六以及顺六的三个说法,这三个说法应该指的是不同的意思,就破六来说,我觉得应该就是这个离名相、不起这个分别的意思。
----------------------
持名的时候,开始是要用这个第六识去分别知道,你所持的名号,叫做阿弥陀佛,然后一旦持续念起来的时候,其实你不用再去知道,这个名是不是叫阿弥陀佛的,你只是一心持在这个念上,这叫念念相续,至于念的是什么,用第六意识分别心去分别,就能够知道你念的是什么。所以这里面有能持念的这个存在,又有能分别名的这个存在,持名念佛,应该不离这两方面的意识作用。
----------------------
前一篇: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佛菩萨
后一篇:贪嗔痴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