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2023-08-05 12:52:01)

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千篇一律的,一片面包,一片奶酪,一个鸡蛋,一碗奶或一杯咖啡。有人会说这还不知足,不是不知足,是想換換口味,換什么呢?粥加包子?豆浆加油条?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还不是我心里想的,我想念一碗馄饨和芝麻烧饼,这不容易吗?还真不容易!现在的馄饨不是那味.儿,芝麻烧饼又大又厚没有层。您真矫情!是有点儿矫情!其实我是想说,现在的质量不如从前,这么说也许会得罪一众商家。


一碗馄饨,一个芝麻烧饼,就让我想起王府井大街八面槽东华门的馄饨侯。说起馄饨侯,北京人都知道,就像天津人都知道狗不理包子一样。馄饨侯的总店就在东安门大街上,它之所以有名,还是因为馄饨好吃,皮薄如纸,搁在报纸上能看见报纸的字。馅细,汤好,炖汤用的大棒骨熬6个小时,作料全,紫菜、冬菜、香菜、虾皮、蛋皮。这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再来一个层多芝麻烧饼,尤其是冬天,吃的太惬意了。那时,因为我负责外文杂志的订购工作,每到年底是我最忙的时候,要到王府井的外文书店去联系订阅,起大早赶头班车到前门,再倒车去王府井大街,又冷又饿,每次都会去馄饨侯来一碗馄饨和一个芝麻烧饼,来这吃早餐的人不少,去晚了要等位。我不着急,从从容容的吃,吃太快了,外文书店还没开门,吃完了,肚子有食也不冷了,下台阶,过马路,这大街上,静静的,商家都没开门,等我走到外文书店,时间刚刚好,办完事情,又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坐8路公交车,十来站就到鼓楼了,去看父母,一进二道门,就听见街坊喊“二姑娘来了”,爸妈迎出来,刚坐下,母亲递过来一杯热茶。现在回忆起来,恍然如昨。


小时候最喜欢去王府井大街,因为有东安市场,因为有集邮总公司,因为有百货大楼,因为有工艺美术啇店,还有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还有


儿童艺术剧院,还有工作以后经常有联系的外文书店。这么多的还有,每个还有就有道不尽的故事,您说,王府井大街得有多少旧可怀念的啊!


王府井大街要是从南口直逛到北口,可是够长够累的。现在的体力不行了,小时候不怕累不觉累。最爱去的东安市场和工艺美术商店。东安市场据说119岁了,小时候的东安市场印象最深的是进到里面如在迷宫,找不到北。从吃到玩到看,应有尽有。不过小孩子逛的是一个乐呵,不花钱就可以看的旧书,花一点钱就能解解馋的小吃。看书看饿了,吃的东西数不胜数,可是兜里的钱不多啊,今天吃个炸糕,一碗面茶,再吃就得走着回家了,那可远了去了。零花钱是有数的,好吃的是无数的。夏天的冰镇北冰洋汽水,五颜六色的刨冰,吃的透心凉。听老弟回忆说,我曾带着他去看小人书,去吃刨冰,他舍不得吃,都化了。哈哈!这可爱的老弟,记性真好,竞记着二姐的好了。

据说东安市场现在大变身,升级换代引领潮流和时尚了。不过,我有闲可能也不会去新东安,我还是喜欢老东安,也许就是怀念儿时的欢乐时光就在那吧。


百货大楼不怎么进,还是东西贵,去看过劳动模范售货员张秉贵卖糖“一把抓”,也排过队买过。记忆最温暖的就是和母亲一起坐8路公交到百货大楼三楼卖布匹的柜台,买了红色的人造棉,那是母亲给我女儿买的,后来亲手给女儿缝制一条红色的连衣裙。那是仅有的一次和母亲逛百货大楼,七十年代初期,大家都不富余,母亲知道我不会过日子,总是接济我,现在想起来我心里仍是暖暖的。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去百货大楼,他们爱去三里屯。



 最爱去的是工艺美术啇店,后来改为工美大厦,不知现在还在不在原址。工美商店卖金银手饰、象牙、玉器、青铜、瓷器等,我不看手饰,只看瓷器和青铜。若问为什么,说不清,也许从小受家父影响,父亲喜欢收藏一些造型独特的石头、套盆、帽筒、砚台等,也就喜欢了那些精美图案的各类瓷器。一进到工美商店的大厅,心里就兴奋,一个一个的看,尤其喜欢各种各样的茶具,也只是看看,买不起,能买的起的也就是剪纸,还有少数民族的风俗小画等。看时间长了,会遭售货员的白眼。这个爱好直到现在,还是不变,不用去工美商店,在家淘,在淘宝网上看瓷器,每次都会买一套咖啡杯,換着用。


中国邮票总公司就在儿童艺术剧院的旁边。我还是集邮和集火花的爱好者,从小到大这个爱好没怎么变,上班以后还是我厂集邮协会会员。小时候爱好集邮,都是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泡水里再揭下来,晾干,一张张乐此不彼,盼信盼邮票,后来就去王府井的集邮总公司,一耗就半天,每次都有收获,尤其喜欢买苏联邮票,一发行新邮票小型张.首日封,也会去买,也曾经疯狂过。还集了一阵子火花,后来兴趣逐渐减。现在不再有兴趣集邮了,那一本本集邮册见证过我的爱好。


从小就喜欢朗诵和话剧的我,对于座落在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剧场,情有独钟。首都剧场建于1955年,那是一座外观很独特有着欧洲和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剧场,是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第一次看话剧,应该是初中二年级,第一次走进剧场,心里特别兴奋,眼睛里有光。看的第一部话剧是《蔡文姬》知道了东汉的蔡文姫,命薄才高,她写的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认识了朱琳、董行佶。朱琳版的蔡文姬,已成绝唱,当时的朱琳是北京人艺的大青衣,她的声音直击我心,坐在靠后的座位上,声音令我怦然心动。那时的朱琳和董行佶是我的偶像。董行佶饰演过曹操和曹丕。他的声音有一种魔力,为了听他的朗诵,几乎每个《星期朗诵会》我都不错过。最喜欢他朗诵的“海燕”、“荷塘月色”、“西去列车的窗口”、“三门峡梳妆台”。自打看过话剧《蔡文姬》以后,我痴迷于胡笳十八拍。那时候想找一些资料,不像现在有百度,想找不难,一扫一拷贝就好了,从前可不容易,费了半天劲,才收录全胡笳十八拍,每一拍认真抄写在日记本上,还认真的背下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喜欢上古文的。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新版的《蔡文姬》是由徐帆.濮存昕、楊立新担纲主演,反响不错,真想在首都剧场再看一遍《蔡文姬》。

人艺的《茶馆》,〈雷雨》、〈万家灯火〉我都看过。

〈李白〉从1991首演至今演了32年。饰演李白的濮存昕从三十多岁演到六十多岁,从小濮演到老濮。我是在2011514日去看的话剧〈李白〉。首都剧场的大厅,灯火辉煌,我在留言簿上写道:今夜邂逅诗仙,小濮你好!

那一场〈李白〉,荡气回肠,令人惊叹,现在的舞美设计非常惊艳,濮存昕用自已流淌出李白的语言,全剧结束时,一轮满月挂在舞台上,李白飘然而逝……

为何记得如此清晰,那是因为看完〈李白〉,我写下了博客的第一篇文字,标题:初夏,邂逅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今夜,首都剧场,邂逅诗仙


最后想说的是,昔日的儿时不再来,而新的儿时正在上演。

百货大楼地下二层有个“和平菓局”,是有心人造出来的体验场景,还原昔日的欢乐与怀念。你可以穿越时空,去看看昔日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王府井大街,昔日的欢乐与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紫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