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咖啡店,引起我的往事回忆
(2023-02-09 20:30:10)说起咖啡店,引起我的往事回忆
早上哞和朋友三人一起,开车去天津五大道的咖啡店,晚上8点半才回来。
回来时带来了软软的夹馅面包,上面有白芝麻。
她说大街上咖啡店很多,而且都不错,天津的人很热情,天津的东西很便宜,而且地道,花钱不多,吃的很好。
还说五大道上的建筑,虽然己旧,但风貌依旧,保存完好。
我问她去了那条大道,她说不上来。难怪,就连老伴这个天津人也都说不全了,何况只去过几次的北京娃,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今天不说咖啡店,说说我的往事回忆。
我大姑是天津人,大姑有俩个孩子,一个是我表姐,一个是我表哥,聋哑人,大姑说小时候吃药吃的。
我老伴是天津人,他大哥一家至今在天津。他的很多亲戚都在天津。
去过多少次天津,记不住了。但是记忆中有两次是记忆深刻的,说起来,犹如决了堤的洪水,滔滔不绝,令听的人厌烦(听第一次绝对新鲜,听好几遍就会烦,所以千万不要说起这个话题。)
不过,哞是第一次听,还和她妈交流,姥姥14岁一个人去天津,胆子真大。
为什么一人去天津,什么原因?话说我大爹,家父的大哥,那个留着络缌胡子的大爹,总是逗我们玩儿,还偏偏有人信。有一次大爹来我家,说告诉我一个秘密,别去问我父母。他神色凝重的说,我的亲生父母是天津的大姑大姑父,还说你和大表姐长的多像啊!大爹走后,我去了北京的大表姐家,她很奇怪,不节不年的来干嘛?我问了天津大姑的地址,说放暑假去看她。她也没怀疑。我还问她你有没有亲妹妹,她乐了一下说,有啊,就是你啊!
(大人千万不要和小孩子开玩笑!)
于是,放暑假的一天,我买了去天津的火车票,带了5斤全国粮票,还有5元钱,带了一个手提包,里面装了換洗衣服,一个人去天津寻找亲生父母的旅行开始了。
北京站,第一次坐火车,14岁的少年太兴奋,她的眼睛不够用,看什么都新奇。二个多小时的行程结束,火车到了东站,少年随着人群走出站台。她不着急先找地址,而是走到了海河边,沿着海河,漫无目的的走着,内心的旁白:这真是我的故乡吗?少年一直走到夕阳要下山,肚子也咕咕叫,才有些慌了起来,周围的景色暗了下来,突然看到挂着《中国共产党铁路委员会》的牌子,心想去打听一下地址,走到传达室,看到一个大爷,说明来意,並拿出地址。那个大爷打电话,不大功夫来了一个年轻人,穿着制服,说小姑娘你跟我走吧。我谢了大爷,跟年轻人来到公共汽车站旁,他告诉我坐几站地,下车再倒几路车坐几站就到了,然后把我送上车,又跟票员交待了几句,我谢了谢年轻人,他跳下车走了!
天黑了,我倒了二次车,下车过了马路,拐进一条斜巷,走不远正要看门牌号,就看见大姑和好几个老太太聊天,我喊了一声大姑,大姑顺声寻去,惊得目瞪口呆,大声的问谁带你来的,我说就我自己。大姑又问人呢?我说就我自己。大姑搂着我带我回家了。大姑夫亲自下厨,给我做了饭。吃过饭大姑让我上床歇着,还一迭声地说,你妈也真放心!(我没敢说家里不知道)大姑是小脚,我内心旁白:若真是亲妈,我可不喜欢小脚老太太!
聊天中我老是探问大姑几个孩子,大姑和大姑夫也是爱说笑的人,他们说三个孩子,那一个就是你啊!还说了好多我小时候的事。
第二天大姑夫带我出去玩儿。他带我去了五大道,边走边讲,近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就看五大道。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幽静的大街,不同风格的花园洋房,一幢幢古典建筑,大姑夫说一天看不完,明天再看。下午带我去了小白楼,那有个起士林餐厅。回来的路上,内心旁白:对我这么好,莫不是亲生父母?
第三天大姑夫又带我去了劝业场,给我买衣服,我不要,大姑夫说那不是应该的!
晚上,我郑重的问大姑,是不是我亲妈,一开始还说是,后来发现不对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来天津是找亲生父母,这才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北京的才是你的亲生父母,快回去吧!
这两天,北京的家里也乱了套,该找的都找了,该问的也问了,大表姐说我去过她那儿,要了地址,说放假去玩儿,没想到真去了!又打长途电话,确定了我的行踪。
此时的我也坐不住了,改天下着大雨,大姑夫送我去车站,临出门时,大姑搂着我哭,我也哭了,大姑夫还逗我,是亲妈吧!
坐火车又回到北京,一下车直奔旧鼓楼大街,一进院子就喊妈,我见了妈,妈搂着我进屋.一个劲的说傻孩子,还要找大爹算帐。
有一年还是哞很小的时候,在天津的老姨坐东,邀请在北京的我们几家去天津聚会。老姨和我们来往频繁,我和老伴每次开车去天津,都会去看老姨,还会特意给老姨带两条好看的丝巾,比带给她吃的还高兴。老姨和老姨夫年轻时双双去宁夏支教多年,老姨年轻时是个有情调的人,世事沧桑也不改初衷,依然爱在茶几上摆放花草,爱听音乐。老姨夫也是喜欢弹钢琴、滑冰。每次还为我们弹上一曲前苏联歌曲。
在北京的我们,有二十多人,吃过早餐就在大姐家聚齐,开车前往天津浦口道。大哥一家也早赶到老姨家,老姨看着这么多外甥、外甥女还有孙字辈的,高兴的不得了。
吃饭的地方挺远的,记得车开了好久,是一个娱乐城里的一家饭店,那次人最多最全,菜最硬,上菜的服务员手端盘子脚蹬轮滑很酷很帅的场面至今未忘。老姨和老姨夫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是我们聚会人最多的一次,以后很难全了。如今,老姨走了,老姨的儿子也走了,老姨夫去了养老院。大哥去年也走了,还有两个妹夫也不在了。
遥远的记忆,真的遥远的年代。
聚会难得,能聚会一定要聚会。
走的人走了,留下的人,还要
轻轻走路,用心生活,
因为,日日是好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