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人故事有感诚信是立业之基做人之本
(2022-11-21 15:29:56)分类: 转载 |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精辟的论述: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指的便是诚信。只有诚信,人在天地间才可能有立足之地。古代的圣贤哲人一直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在现代社会,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
王振英用实践证明,诚信是立业之基做人之本。
从王振英的成功轨迹,我们可以看出王振英成功的秘诀。在事业的初期,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工程,王振英在签下承包合同的同时,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能按合同规定完成各项指标,甘愿永远退出抚顺建筑市场。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王振英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质量问题,哪怕是2毫米的偏差,都要刨掉重抹。
20年来, 在所承揽的大大小小工程建设中,他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对每项工程都力求完美无缺,对每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王振英施工队多次荣获“质量信得过”的称号。
用过硬的质量,体现自己严守诚信的人生追求,体现自己重品行讲诚信的宝贵品质,不仅为他赢得良好的信誉,也为他的事业打开了拓展之路,成为立业的根本。
王振英的诚信,还体现在对待自己的农民工兄弟上。20多年来,来自长城内外、五湖四海的农民工都愿意跟他干,做工程难免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但王振英每次遇到工资发放困难,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多年来,王振英向亲朋好友借钱、抵押贷款给农民工开工资的事例比比皆是。因为王振英是一个讲诚信、有良心的人,从来不欺骗农民兄弟。使工程队人气越来越好,企业越做越大,队伍越干越强,
从道德领域讲,诚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信是待人接物的起码准则。只要与人交往时有诚信之心,我们就一定可以得到对方真诚的回报。这也是农民工愿意长期跟随王振英的原因。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通行证,企业信日积月累会形成良好信誉,实现客户的认同感,是企业的生命线和和金字招牌。
名不见经传的中原农民王振英,经过20多年打拼,赢得了项目单位和行业内的信任,城市里一些大项目、重要工程都需要和他的伙伴;在公司内部,农民兄弟们都放心地跟着他干活。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王振英靠诚信立足并成功铸就了自己的事业丰碑。(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