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竖式”错例研讨
(2013-01-08 15:40:34)
李清芝
教师
|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5 14:46:25 |只看该作者
一、两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添0得出结果。
二、当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相同时,不必重复相乘,可以直接写出后面的积。
三、当两位数的十位数是个位数的倍数时,可以口算后面的积。
|
|
|
|
|
郭书芝
教师
|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9 20:32:42 |只看该作者
做完题进行及时验算也是减少出错的关键,许多学生做完题,不进行验算。有些学生在验算时不能灵活运用验算的方法。通常验算的方法有:估算法、简便运算法、重算法等。在通常做题时还发现学生没有估算意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减少出错。
|
|
|
李晓峰
教师
|
5#
发表于 2012-11-10 17:28:02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竖式的基本方法,这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造成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的方面很多,如有些学生口算基础不够扎实,在进退位位时常常出错:还有些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也会造成计算出错;对一些特殊题目如乘数末尾有零、中间有零的乘法计算技巧不掌握不熟练,使计算复杂化......上面三位老师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在教学中要重视方法指导,加强基础口算训练,培养书写、检验习惯。
|
|
|
|
|
曹奕芳
教师
IP 禁止 帖子
|
6#
发表于 2012-11-13 14:13:56 |只看该作者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
|
|
曹奕芳
教师
IP 禁止 帖子
|
7#
发表于 1 秒前 |只看该作者
总结:(1)加强口算的练习
口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在教学中要进行经常性的口算练习。在口算练习中还要经常变换口算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2)重视算理的讲解。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 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进行验算
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让学生熟记常用数据。计算中的常用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0,24×5=120,75×4=300 。我们平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简便计算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看和想是运用简便计算的关键。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5)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平时的作业中会发现许多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这也是造成计算出错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加强学生的验算意识。验算的方法不唯一,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是比较有效地验算方法。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