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化作业布置策略

(2011-09-21 11:27:58)
标签:

杂谈

数学“作业”布置----内容优化,形式创新:

想在数学“作业”布置上创新,关键在于消除传统作业的弊端,打破那种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模式。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1、提“质”

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同样,学生的作业不是多多益善而在提“质”。这就要求老师布置的“作业”能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另外,极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应达到练一题而通一类的

 

效果。

2、开“花”

数学“作业”大都为笔答题型,单调而乏味。对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让学生通过做“作业”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有趣性。例如:教材中 “做一做”、“探究活动”、“设计题”“实

 

践性的作业—数学小论文”及课本中“阅读材料”的整理或书写“数学日记”等等“花样”。

3、分“层”

“作业”布置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划出作业中的必答题与选做题,以不同的记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就可以把“桃子”挂在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使差生缓解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探求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