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沟通的12大误区!

(2011-08-27 14:58:53)
标签:

费拉拉

后果

沟通

矛盾

赞美

安全感

育儿

分类: 知识频道

  http://www.feilala.cn/images//20110827/9e6eb2a5a71b6db7.jpg

 

       当我们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不断地用贬损孩子的信息,通常不会有什么成效出现。因为,贬损信息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将造成不良的影响。一个孩子成天被骂笨啊!呆啊!坏啊!日子久了,我想那个孩子要不笨都很难。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能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所致,下面是有关亲子沟通的12大误区,请家长们仔细阅读,看看是不是已经闯入了沟通误区了。

 

 

一、命令、指示、支配:

      许多父母为了快速实现对孩子的管教预期,常以父母的权威去命令孩子行动。我要你吃你就吃!不要讲条件不许玩游戏,孩子虽然暂时屈服于父母的威权之下,但是也关闭了沟通之门。常常看到许多父母因孩子很听自己的话而沾沾自喜,父母说一孩子不敢说二,却不知道孩子很可能已悄悄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暗道,躲避父母的威权,乃至于误入歧途,这是值得很多父母警惕的。 

造成的后果:

1、伤害孩子自尊,造成孩子自我否定,没有安全感。

2、孩子做的事都是根据父母命令,孩子没有责任感。

3、造成孩子逆反。

 

二、警告、威胁:

   你不听话的话,给我试试看。”“再哭我打你。这是警告、威胁的语气。以这种强势的手段来管教孩子,就和上一种方式一样,短期或表面上虽然可以看到孩子的服从,却会逐渐失去孩子的心。

造成的后果:

1、孩子失去安全感,胆小、孤僻、没有主见

2、威胁会使孩子学会说谎。

3、孩子变得顺从、自信心不足。 

 

三、批评、斥责、贴标签:

    你怎么动作那么慢!”“看看你这样子,全身都让我看不顺眼!”“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造成的后果:

1、给孩子负向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

2、排斥父母,心理上远离父母。

 

四、讥讽、挖苦、羞辱: 

    废物,没用的东西”“我就知道你天生就是笨脑袋,不是读书的料。你真笨

造成的后果:

1、孩子失去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2、孩子会有严重自卑感。

3、孩子会有反击和对抗的情绪。

 

五、调查、盘问、审问:

    你是不是在学校做了什么坏事?为什么这么晚才放学?”“你出去干嘛?和谁在一起?”“为什么要这么做?

造成的后果:

1、孩子因担心被批评而学会隐瞒。

2、孩子会焦虑而失去安全感。

3、孩子在琢磨父母话的意思,学会说谎。

 

六、训诫、说教、矛盾: 

    当一个学生就是要上学,你不知道吗?”“你不应该这样做”“那个小朋友多好,你要向他学习。还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自身态度很矛盾:买电动玩具给孩子,然而如果孩子玩却又骂他。

造成的后果:

1、让孩子无所适从。

2、让孩子产生过大压力。

3、导致孩子退缩疏远或反抗。

 

七、建议、答案:

    儿子,我建议你告诉老师。”“你应该……”直接为孩子提供解决方案。

造成的后果:

1、暗示孩子自己没有能力处理。

2、是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失去主动思考能力。

3、有的孩子会逆反,你要我这么做我偏不这么做。

 

八、争论、说服:

    我不同意你的这个想法,因为……”“老师说,你应该….”“某某某曾说过…”亲子各执己见,相互辩论。

造成的后果:

1、造成对抗的情绪,孩子反不听父母话。

2、孩子觉得得不到父母认同,失去自信。

 

九、分析、诊断:

    一定是你犯错误了,老师才罚你”“你做不完,是因为你不会”“张老师不喜欢你。刻意给孩子的行为下定义、分析原因、做归类。

造成的后果:

①  孩子会有挫折感

②  孩子因为担心而不愿意沟通。

 

十、退缩、逃避、转移

    不要去想这件事了,说点开心的事吧。”“别气了,我们出去玩吧。

造成的结果:

1、让孩子感觉父母不重视自己的烦恼。

2、给孩子心理暗示,逃避困难。

3、孩子再遇到困难就不想和父母说了。

 

十一、同情、安慰:

    事情过去了,没事了,啊!”“就这一回,很快的,别伤心了父母不关注事情,只是试图让孩子平静。

造成的后果:

1、孩子觉得父母不是真的了解自己。

2、孩子觉得父母并不是真正关心自己,从而产生对抗意识。

3、孩子会认为父母看到自己有情绪就不是好样的。

 

十二、赞美、赞同:

    看到这个标题很惊讶吧?不是赏识教育吗?不是不要吝啬赞美吗?是的,孩子没有困扰时,你尽管赞美。

    但是当孩子拥有问题时,赞美语言会让孩子感觉父母别有用心。比如:当孩子遇到一件困难的事,很困扰,你说:孩子你很棒的,你不会让妈妈失望的,这和孩子通过努力已经达成一目标,妈妈说:孩子,你真棒。感觉一样吗?你体会一下。

造成的后果:

1、暗示父母有很高的要求,孩子必须达到父母的要求。

2、父母的赞美不是真心的,是有目的的。

3、孩子的困扰并未解除,孩子会越来越焦虑。

 

文章来源:费拉拉儿童用品商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