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分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1-05-18 23:23:16)
标签:

课堂教学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94—9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通分的策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3、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会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确定公分母。 

教具准备: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旧知、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①出示第93页例3“地球”图片 

引导学生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②你会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吗? 

谁能说说你们怎么能这么快就比较出这些分数的大小呢?

二、自主探究、理解通分。

课件出示例4的“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比较2/5和1/4大小

发现: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

1、验证猜测、尝试解决 

 让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并分层次提出要求: 

 ①有办法的同学把你的办法写在答题纸上。 

 ②有困难的同学有三种求助方式:第1可以向有办法的同学请教;第2可以举手跟老师一起讨论;第3可以求助课本94页。

2、交流讨论、理解通分 

①投影仪上展示同学的想法,可能有有以下几种情况

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5=2÷5=0.4  
1/4 = 1÷4=0.25  所以 2/5大  

B: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2/8  所以2/5大  
C: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5/20, 2/5=8/20 ,所以2/5大。  
D:1-2/5=3/5,1-1/4=3/4,3/5小于3/4,所以2/5比1/4大。

 每种想法尽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优化比较策略,引出通分并揭示课题

4、自学课本94页通分概念,同伴交流、讨论:了解到的知识或者疑问

教师强调:通分要满足两个条件: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后的分数分别和原来分数的大小相等。

①    让学生判断刚才同学们比较2/5和1/4的大小时哪一种方法是运用了通分的策略,为什么?

②    介绍公分母。

3、尝试练习、总结方法

①让学生判断:下面哪组分数的通分是对的?为什么?

②让学生尝试通分,完成课本94页“做一做”。

让学生交流,通分时,先想什么,再做什么? 

③总结出通分的一般方法: 

a、先找公分母(一般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b、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用公分母作分母的同分母分数。 

三、及时反馈、内化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95页的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大屏幕上集体订正。适时教育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平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完成课本95页第4题。 

 四、评价总结、质疑释疑

 让学生谈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然后师生一起释疑。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比较2/5和1/4大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3、分组讨论学习。

4、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居然找到了多种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化成同分子分数再进行比较画两个相同的圆,分别用阴影表示着两个分数,再观察比较大小、)。

接着我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我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我总体感觉讲课效果不好,我备课不够充分,教学环节不是很严密。孩子们不能迅速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和前面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有关。在小组合作上不到位,没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没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今后要提前培训小组长,让她们充分预习,在小组交流时给组员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我要不断学习,敬请领导老师们指导我的教学,我会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