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家——武文利作品欣赏

(2016-08-16 09:27:00)
标签:

创作

徽墨文铸

徽墨

书画

宣纸

分类: 书法
                                                                                                                                                  编辑:徽墨文铸
    武文利,字虔恒,山东肥城人,本科学历,学仕学位,参加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学习,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荣获河北省“雪驰杯”群众书法大赛二等奖;河北省书法家会员优秀作品展;河北省楹联书法大展优秀奖;入编第四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作品集;“橘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蝴蝶之梦”全国绘画书法大展金奖。
    我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书法,那时,得益于本村的一位书法老师,教我描红,写毛笔字,对日后我爱上书法起了关键作用。现在书法早已成为我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坐在书房,临几张古人法贴,或纵情挥洒,或小有所得,尽情的收获着快乐与幸福。
    我初学从隶书《张迁碑》入门。99年底,我认识了省书协理事侯广信、周展、林伟等著名书法家,从此,我学书走了正规,在几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张迁碑、爨龙颜和圣教序,书艺有了较大进步,作品在省市多次获奖。同时,我也懂得了书法即是文化,是技和道的共同表现。技即为笔法,字法,章法,墨法。道即为文化,思想和情感。在几年的学书中,感悟到:草书是诸书体中最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且表现形式丰富的一种书体。在几年的徘徊中,2014年冬天,我无意认识了味古方室的米鹏、姚旭两位老师,开始学习行草,在两位老师精心指导下,研习“二王”、《书谱》等经典法贴,体会“二王”一路的行草笔法,感受行草书那种跌荡起伏,纵横生姿之象,延绵不绝,一泻千里之气“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那种大气磅礴,一泻千里的气势。我被行草书深深地迷住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轻轻的音乐,书写着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心里美达达。
    几年来,对于临贴,体会有四点:
   (一)“察”
   “察之者尚精”,“察”就是观察,观察时务求精细。即读帖的一个过程。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看笔画的形态。对每个笔画的长短、粗细、形状、方向等都要仔细看清楚;二看笔画之间、偏旁之间的组合、搭配、比例等情况,即把握字形结构。三看笔画、部件在字格中的具体摆放位置。“察”的这一步功夫切不可轻视,也不要走马观花的“看”,要做到对字形成竹在胸,观察得越仔细就越有利于临帖。
   (二)“拟”
   “拟之者贵似”,“ 拟”就是摹写,摹写时贵在相似。“拟”就是把观察得到的胸中之形再现在纸上。“拟”的目标是:争取凭记忆将范字“复制”出来。写时以“像”为最基本的要求。书写要一气呵成,笔画不可重填。思想要高度集中,树立位置意识,切不可毫无章法胡乱写一通。初学者,对笔画少、形体简单的字,争取不看范字写下来;对笔画多,字形复杂的字,可以边看边写,但熟练以后,争取凭记忆将字一次性写出来。
   (三)“比”
    比就是对比、比较。临写完一个字之后,不要急于写第二个,而应该将此字与字帖上的范字进行对比,比较两个字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神态上的异同,找到自己临写的字与范字之间的差距与不足,从而发现自己临帖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为临写下一个字做准备,又在比较中提高了自己的眼力。
   (四)“改”
    拿自己的字与范字比较之后,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再以范字为标准,临写第二遍,改正第一次临写时出现的缺点,这就是“改”。这一步须注意的是:正确的地方要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要设法改进,形成肌肉记忆。
  “察——拟——比——改”四步临帖法中的“察”与“比”是观察比较的过程,其实就是“读帖”的过
程;“拟”与“改”是实际临写的过程。读帖是”心摹”,临写是“手追”,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