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岁半从众心里育儿 |
分类: 3—4点滴 |
上周二下午,一向懂事听话的儿子在幼儿园门口惹怒了我。我骑自行车骑得满身是汗绕着圈的给他去买的糖葫芦,然后到幼儿园去接他,他居然连看都不看一眼我给他买的糖葫芦,放学后直接朝幼儿园门口的糖葫芦走去。我告诉他我已经给他买了,但他坚持在那买,不买就不回家,简直把我气死了。
幼儿园门口有卖糖葫芦的,但看起来就不卫生,是骑着车子到处卖的那种,没有任何的包装,都不知道那些裸露的糖葫芦上边沾着多少灰尘,他们把剩下卖不完的拿到幼儿园门口去卖,放学了好多孩子买,儿子见了也要吃,我总是带他去远一点的地方买带包装的糖葫芦,但是现在天黑的早,从幼儿园出来一下就天黑了,周一我偷了个懒,也给孩子在幼儿园门口买了一次,拿回家了孩子没张罗吃我们就给扔了。我再次和他强调幼儿园门口糖葫芦的卫生问题,答应他明天我会先到别的地方给他买了,再去幼儿园接他,儿子答应的很好。
幼儿园离我们家也就五分钟的距离,我骑车去买糖葫芦相当于绕了圈再回来。我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了,把自行车推出去我飞快的骑着走了,总也不运动,骑车子都费劲,感觉腿酸酸的。但是为了准时到幼儿园接儿子,我使劲的蹬着,骑得满身是汗,果然没有误事。
我到幼儿园的时候,还没有到开门的时间,但是卖糖葫芦的两个人像站岗似地一边一个站好了。我把糖葫芦装在包里,就等着接到儿子后看他高兴的样子。五点钟,门开了,我匆匆的跟着人流走到教室接孩子。老师把儿子叫出来,他一出来我就和他说:“妈妈给你买糖葫芦了。”儿子好像不感兴趣,到处乱看。朝幼儿园大门口走的时候,我就和孩子说:“今天妈妈给你买糖葫芦了,咱们不在这买了。”孩子对我的话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出大门口就朝卖糖葫芦的走去,我抓住他:“妈妈这有呢,你看呀。”他居然看都不看一眼:“我就要那个。”
儿子一向很听话的,去超市买东西我们说好买什么就买什么,他从来不乱要,糖不能吃,他不买,膨化食品不好,他不要。我和他去买手套,旁边都是卖玩具的,我们说好了不买玩具的,结果我们买了手套就走了。我和他讲道理,他都能听得懂,还从没发生过要哭着喊着要买什么东西的事情呢。
我想我决不能纵容他,再说我都给他买了。他哭着说:“我就买,我就买。”真是气死我了,那是在幼儿园门口,多少家长都在那呢。我以为门口的糖葫芦不卫生,很多人并不觉得,孩子这样闹还以为我舍不得花那几块钱呢。但是我必须坚持,绝对不能买了。孩子就知道哭,我要抱他坐上自行车的小座椅,他使劲的不让我抱。我知道,他认准了,还一直哭,和他说什么也没用了。后来我说:“你哭吧,我走了,我已经给你买了,不能再买了,你哭也没用。”他好像明白我的意思了,他知道哭也没用了,我把他抱上自行车回家了。
回家后,我把糖葫芦拿出来,儿子还不吃。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在幼儿园买,妈妈不是告诉你那的不卫生吗?妈妈买的不能吃吗?”这样一说,他又哭了:“我就想在那买。”说也没用了,我收拾收拾准备煮饺子了。过了一会儿,他自己拿起糖葫芦都吃了。老公回来了,儿子给我告状:“爸爸,妈妈不让我在幼儿园买糖葫芦。”这个问题,我和老公也说过,老公也和儿子说我说的对,不应该在那买。儿子反问:“那小朋友们都在那买,我也想在那买。”
原来是孩子的从众心理在作怪呀,孩子还小,在他看来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仿佛是对的。老公告诉他:“小朋友们都买,那也不卫生,你可以告诉小朋友们,叫他们不要在那买了。”想想,我也有责任的,我就应该坚持原则,一次也不能给他在那买,不然也不至于有这一次。
孩子还小,就从这一次开始,我们告诉孩子,不是大家都做的事情就是对的。遇到事情,我们一定要分清对与错,好与坏,坚持原则,不能盲目的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