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实地易访-全罗南道
实地易访-全罗南道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69
  • 关注人气:5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2016-11-24 13:17:48)
标签:

韩国

全罗南道

韩国旅行

丽水金鳌岛

海岛

分类: ★体验全南

丽水的金鳌岛以“绝壁路”闻名,意如其名,就是沿着这些海岸区间陡峭绝壁而修的绝壁道路。秋天已慢慢过去,在天气变冷之前,和我一起从丽水突山新基港乘着早班船向丽水金鳌岛的绝壁路出发吧!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开往金鳌岛的船可在沿岸客轮站/白夜港/突山新基港3处港口搭乘,其中新基港是使用频率最多的。新基港虽然距离丽水市中心比较远,但是海上航程最短,每日航班最多,所以大家普遍都会选择从突山新基港出发。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金鳌岛的绝壁路共有五条路线。其中的第三条和第四条路线是风景最美,获评最高的。所以我们决定从丽川港乘坐南面出租出发,以第三条路线为起点,开始今天的绝壁路之旅!第三条路线从入口处就要开始爬山了,做好准备,沿着木质的阶梯……出发啦!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沿着蜿蜒山路走了好久,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挡住了视野,不禁有种很闷的感觉。正当感觉“闷”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瞭望台。开阔的视野和美丽的景色完全令人忘记了刚刚的小情绪。只觉得,“好值”!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登上瞭望台,看着蓝色的大海,壮观的绝壁,不禁让人类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此路名为“绝壁路”,又为什么建造与此。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沿着绝壁路一边走,一边看着大大小小的奇怪岩石,不禁给岛屿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岛上最有名的瞭望台,就是“鹰峰瞭望台”。据说,站在鹰峰瞭望台上可以一眼俯瞰整片海洋。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从山上向下看的海景,真的非常壮观。平静的海边上,一艘快艇飞驰而过,激起了一片浪花。仅仅看着,就感觉非常清爽。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从鹰峰展望台再走一会儿,就能看到第三条路线的最后一个景点了。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第三条路线的最后一个景点就是金鳌岛的标志性建筑物-吊桥。走到吊桥中间,会有摇摇晃晃的感觉,不禁给整个旅程增添了一份乐趣。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站在吊桥中间俯瞰的绝壁海景。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经过吊桥,前方依旧是绝壁路。走着走着,似乎已经习惯了绝壁路的感觉,没有了闷闷的心情,反而觉得熟悉起来。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远远望过去的小港口就是本次第三条路线的终点,同时也是第四条路线鹤浦村的起点。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鹤浦村是一个小巧可爱的港口。第三条路线从起点到终点总路程为3.5km,第四条路线为3.2km,所以想走到最后还需要再走3.2km的路呢。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第四条路线途中路经展望台的风景。平静的海面与身旁的绝壁仿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别致又有趣。但是不得不说,虽然同为绝壁海景,却与刚刚第三条路线的海景有截然不同的感觉。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走到中间,突然听到了被风吹响的竹林声,果然不出一会儿,就看到了一条竹林隧道。海岛上偶遇竹林,不禁多了几分小喜悦。这大概就是金鳌岛的魅力吧。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不知不觉,深浦港已经出现在眼前了。不同于鹤浦村,深浦村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小村庄。不仅服务设施完善,整个村庄还装饰的非常漂亮,夺人眼球。

 就这样,金鳌岛绝壁路的第3~4号路线就游览结束啦。离开时,反正有点恋恋不舍。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来的时候,一定要把其余三条路线全都走遍!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全罗南道

微信公众号想了解更多关于韩国旅游的信息,请添加微信‘全罗南道’或是点击下面链接阅读‘全罗南道光州’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eonnam0315
度假胜地-悬崖与大海共存的丽水金鳌岛绝壁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