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之花的盛开之地—鸠林村上台浦【韩国旅游•人文全南】

标签:
韩国旅游全南旅游 |
分类: ★人文全南 |
自古以来,上台浦便和中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有着贸易往来,韩国历史上的三韩时代时,这里曾是往来东西的重要国际港口。中国人沿着山东半岛、黑山岛前海,路经上台浦的海路来到灵岩地区。百济时代,韩国王仁博士则是在这里将把中国的《论语》和《千字文》输入到日本,成为日本飞鸟文化的始祖。由此,灵岩地区的鸠林村是一个拥有2000年悠久历史的重要村落,这里见证了韩国历史上相当繁华的一段时期。
这次因为在灵岩地区的F1竞技赛而第一次去了灵岩。这里是前往康津、长兴,、海南等地区的必经之地。
王仁博士故迹。这里每年4月在樱花盛开之际,都会举行樱花庆典。 虽然来时已经入秋。
上台亭。王仁博士曾在这里出发前往日本。上台浦作为海上贸易的主要中转地之一,三韩时期起就和中国、日本等国有着紧密的联系。频繁的文化交流使鸠林村人才辈出,这里不仅是王仁博士的出生地,还是道冼国师等众多有名人物活跃的地区。
历史上,这里曾是韩国瓷器交易的中心地。鸠林村附近地区出土了不少上台浦的古陶器,足以证明从高丽时期起,上台浦便是同时有着海岸文化和陆地文化交融特色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这里为了延续陶器文化还专门建立了陶瓷博物馆。
上台浦至今收录着灵岩鸠林大洞契文书。1997年,该契文书被指定为全罗南道文化遗产第198号。鸠林大洞契文书是代表着全罗道地方特色的重要历史文献。
【注】洞契是指为了促进村落的福利和相互扶持,照管着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方自治团体或组织。
现在的上台浦看起来远不如介绍中那么宠大,有点于类似于公园或莲池差不多的感觉。详细地打听后才知道这是因为在日本侵略期间,大约1970年中半开始到1980年初,上台浦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之后的上台浦变得只有小湖一般大小。而在三韩时代,流入这里的君西川和灵岩川汇合后在这里形成灵山江,滔滔江水一直延伸出木浦港前的多岛海。海岸线深广时吃水线很深的大船也可自由进入航区腹地。
百济时,王仁博士从上台浦出发前往日本后,将中国的《论语》及《千字文》输入到日本,形成了日本飞鸟文化的始祖。为了纪念王仁博士的功绩,这里每年都会举行王仁博士庆典,几乎都是以“王仁博士去日本喽”这样的主题。
灵岩贞元铭石碑。灵岩贞元铭石碑是全罗南道的第181号文化遗产。据传该石碑位于西鸠林的某处海岸,但是近来在鸠林村的村口发现了这块石碑。
灵岩贞元铭石碑总高126cm, 宽27cm。碑文以行书体呈竖写方向排开,总共有4排,42个汉字。因为岁月久远,
碑文上记载的内容已经被风刷不少,难以辨识。只依稀可见石碑设立时间是唐代贞元2年(大体为公元786年)。
灵岩贞元铭石碑是现在全罗南道保存的金石文中,
年代最为久远的一个。除此这外,碑文中还出现了‘香藏’、‘合香’等和佛教有关的用语。现在韩国的有关历史学家对此也在积极的研究,一旦石碑中出现的术语被证实为确实和佛教有关的话,那么该石碑对于全罗南道地区佛教的起源、月出山的佛教美术研究及整个全罗南道地区的的佛教史来说将会是相当重要的历史文物。
不过介于我一个外国人对佛教根本不感冒再加上对韩国历史的不熟悉,这块重要的石碑在我眼里看来也不过就是一块石头罢了。因此我特别敬佩发现这块石碑的人。听说这块石碑是在鸠林村修整的过程中发现的。不过我真好奇韩国人是怎么看懂这上面的汉字,又是如何得知这便是文献中提及的灵岩贞元铭石碑。想必是一位对历史有极深爱好,并极度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吧。
东转西转的过了一个上午,虽然要看要感受的还很多,为了赶上去下一个地点的船时间,
不得不离开了。上台浦,这个沉落在历史页面中的港口,现在看来怎么会如此悲伤?
【小贴士】
-地址:全罗南道灵岩郡郡西面西鸠林里(전라남도 영암군 군서면 서구림리)
-电话:061)470-2224
-交通:灵岩巴士客运站(영암버스터미널)坐出租出大概20分钟
高速巴士:http://www.kobus.co.kr
直行巴士: http://www.bustago.or.kr
灵岩郡文化观光: http://tour.yeongam.go.kr/home/tour
灵岩郡观光地:王仁博士故迹,上台浦, 陶器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