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全罗南行记】之宝城:韩国茶乡的清新诗意

标签:
转载 |
分类: ■南道旅行攻略 |
无论是真正爱风雅还是爱附庸风雅的人,对于茶的热衷始终都是未曾退减过的。
几乎所有人的心中,茶是有品性的。
比酒清雅,比水有资质;悠然品茗在大部分时候是格调的一个标签,唐时颜真卿等人曾做《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于是,爱茶,便有了宁静而悠远的况味。
↑韩国之行,来到全罗南道的宝城郡,也是全韩的茶乡。
尽管行程匆忙,我和潘潘却在短暂的时间内,领略到区别于我们国家的,亚洲茶文化的另一种魅力。
↑告别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丽水,到达宝城的时候,天空下起濛濛细雨。
宝城,在韩国的行政区是“郡”,颇有几分古雅。
按定义讲,比我们的县同级,按规模说,比我们的县要大。
这里每年出产着韩国市场上近乎全部以及出口外国的茶叶,是全罗南道乃至全韩的茶之乡。
一片小雨淅沥中,我们缓步登上山丘,视野中茶色碧绿融入烟雨濛濛中,满眼的景致也因此有了几分诗意的况味。
↑同中国的茶田一样,宝城的茶田,也是一片丘陵起伏中层次分明并蜿蜒着。
空气中伴着雨湿,与新鲜茶叶的轻盈鲜味;虽已入秋,眼前景色却不是碧云天黄叶地,伸手,绿色生机触手可及。
↑茶山上间或看到漂亮的不知名字的植物与花朵。
艳丽的色彩,饱满的绽放,在细雨润泽中显得越发灵动与鲜活。
若不是时间有限,还真想在这片诗情画意的空间里流连上那么小半天。
↑下山路上经过供游人歇脚的茶社;没有沏上一壶香茗品味,倒是尝了尝小店自制的绿茶冰激淋。
味道与在北京吴裕泰吃到的绿茶冰激淋几乎一模一样,颜色却带着几分抹茶食物的鲜翠可人。
↑来到韩国茶乡,第二个目的地便是位于宝城邑凤山的茶博物馆。
馆中珍藏着与茶叶有关的文物200余件。
不仅有单独的课室讲习演绎茶道,还有许多场景还原让游人对于茶与品茶的意念有了直观的领会。
陈列室中有许多与茶叶相关的古老器具,美轮美奂。
↑在众多展品中,我和潘潘最喜欢的便是那一套套精美的杯盏;中式的华丽,日式的简约,韩式的质朴。
看介绍,年代久远;可见亚洲各国对于茶文化的重视是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的。
↑茶道演绎是来到茶博物馆中很吃重的一个环节。
幸运的是,为我们表演茶道的是宝城郡郡首的夫人,一位风韵绝佳的女士。
身着韩服的夫人,抬手落下间,优雅尽显。
相比中式茶道的多元和丰富,韩式的茶道,动作的幅度不大,手法的花式也并不多。
整体的气韵不似中式茶道的玲珑连贯,却有着对于茶的诠释有着本味的理解,和实际的演练。
夫人说,按她的理解,中式的茶道意在体现文化,日式的茶道着眼于禅宗,而韩国的茶道展现的是一种高格调的礼仪。
顿时我和潘潘深感受益,以着这样的理解观赏夫人的茶道,一举一动都体现着本色的醇美。
↑韩式的茶道,敬茶的时候,是不能伸手接的,而是摆放到你面前,你才可抬杯饮用。
韩国的绿茶,因着炒制工艺的不同,茶叶本身留有一丝新鲜植物特有的鲜甜。
泡成茶喝到嘴里,没有中式绿茶香气氤氲间的微微苦与回味的甘甜,整个口感清香温柔了许多。
茶汤清澈,淡黄素丽,配着简单素雅的茶具,这一口,清淡怡人。
↑品茗过后,是精致小巧的茶食呈上。
入口的大小,甜美的色彩,细致的味道,我和潘潘都非常喜欢。
↑日程结束,告别夫人和其他工作人员,起身奔赴下一处。
好客的众人送我们上车,挥手说再见的时候,潘潘说,真喜欢这里,以后有机会还想再来。
车沿着茶山的道路缓缓而下,山间溪流和着雨水欢快流淌。
好的风景有时是各有各的美好,有的是美好得带着惊人的相似度。
一如优秀出彩的文化,不止属于一国一地区,而是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最为感动的事,那么多的人以着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同一文化。
谢谢宝城,让我的收获如此多。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