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八:秦时明月汉时关——边塞诗鉴赏(教学设计)

(2013-05-30 16:00:51)
分类: 2012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自主阅读边塞诗的相关知识。

2.课堂上交流讨论,重点掌握边塞诗的特点。

3.讲练结合,鉴赏有代表性的边塞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课型:专题课

课时:一课时

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外完成作业,每人找两三首边塞诗并思考:

1.边塞诗常用哪些意象?

2.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大致有哪些?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前先播放歌曲《精忠报国》,渲染气氛。再语言引入)

二、课前热身:学生朗诵一首他最喜欢的边塞诗。

三、教师指导归纳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特点一:鲜明的边地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飞箭走马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轮台、 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

补充常用来评价边塞诗意境的词语: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荒寒、瑰丽雄壮、凄寒萧条、孤寂冷清肃杀悲凉等

特点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2)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王昌龄

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怨情。

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5)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复杂: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特点三: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例: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例: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特点四:表现手法多样

1)夸张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3)虚实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张籍)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特点五: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陆游)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四、特点小结及技巧点拨

特点技巧(注意事项)

1.鲜明的边地意象

 关注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2.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3.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4.表现手法多样

 用典、虚实、对比、比喻、夸张

5.浓郁的汉代情结

 匈奴、金、辽

五、牛刀小试

塞上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六、本课小结: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它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值得我们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